浣溪沙
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 门隔花深梦旧游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浣溪沙 · 其七题史菊屏扇
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新蓬遮却绣鸳游。 桃观日斜香掩户,蘋溪风起水东流。紫萸玉腕又逢秋。
浣溪沙 · 其四琴川慧日寺蜡梅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 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夜来风雨洗春娇。
浣溪沙 · 其三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千盖笼花斗胜春。东风无力扫香尘。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晚钟催散又黄昏。
浣溪沙 · 其一仲冬望后,出迓履翁,舟中即兴
新梦游仙驾紫鸿。数家灯火灞桥东。吹箫楼外冻云重。 石瘦溪根船宿处,月斜梅影晓寒中。玉人无力倚东风。
浣溪沙 · 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浣溪沙 · 其八咏梅
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娟娟新月又黄昏。 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为谁消瘦不禁春。
浣溪沙 · 其七和前镇远楼韵
斜阳波底湿微红。朱栏翠袖倚轻风。平平山色有无中。 俯首微官真自缚,高飞远举羡冥鸿。何时一艇大江东。
浣溪沙 · 其六
风入枯藜衣袂凉。江枫园柳半青黄。洗车飞雨带天香。 世事一场真大梦,宦情都薄似秋光。竹洲有酒可徜徉。
浣溪沙 · 其五竹洲七夕
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荷花犹有晚来香。 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