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拱乾
方拱乾是明朝诗人,字肃之,号坦庵。 方拱乾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他的父亲方大美曾任御史、太仆寺少卿等职,这样的背景为方拱乾的文化修养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方拱乾在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官至少詹事,之后因江南科场案事被贬戍宁古塔,后经捐资赎还得以归乡。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方拱乾的人生阅历,也让他有机会深入体验边疆生活,从而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和社会情感。
旧鹤
老鹤迎人作意鸣,三年前是一般声。 别来何物不经变,知尔于人无所争。 旧侣分飞怜独立,故交相遇倍多情。 卫廷岂少乘轩辈,谁卧长松梦玉京
晤林茂之时年八十五矣
群奉丈人行,相看若鼎彝。 别时贫到骨,近日老能诗。 结客前朝重,遗民后代知。 嗟予随仗履,鬓发已如丝。
放雉
万物爱生还,凌霄刷羽翰。 自经罗网苦,益觉地天宽。 文采无夸耀,飞翔得便安。 故山谐伴侣,不羡女床鸾。
掩柴门
柴门开亦静,无事手常关。 晓露花争坼,斜阳牛自还。 相看忘塞俗,久已负家山。 偶忆雍陶句,开笼放白鹇。
募僧收枯骨
兵戈二十载,枯骨尚如麻。 中岂无才智,生原有室家。 啼魂昏白昼,掩胔仗黄沙。 何处烦冤尽,观空仰《法华》
肃之,原名方拱乾,明代诗人
方拱乾是明朝诗人,字肃之,号坦庵。 方拱乾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他的父亲方大美曾任御史、太仆寺少卿等职,这样的背景为方拱乾的文化修养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方拱乾在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官至少詹事,之后因江南科场案事被贬戍宁古塔,后经捐资赎还得以归乡。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方拱乾的人生阅历,也让他有机会深入体验边疆生活,从而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和社会情感。
方拱乾
方拱乾是明朝诗人,字肃之,号坦庵。 方拱乾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他的父亲方大美曾任御史、太仆寺少卿等职,这样的背景为方拱乾的文化修养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方拱乾在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官至少詹事,之后因江南科场案事被贬戍宁古塔,后经捐资赎还得以归乡。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方拱乾的人生阅历,也让他有机会深入体验边疆生活,从而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和社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