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鼒
“公鼒”并非明代诗人,而应为“公鼐”。公鼐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尊称为“山左三大家”之一。 公鼐,字孝与,号周庭,生于1558年,卒于1626年,他的祖籍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在明朝万历前期(1573—1620年),公鼐的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国子祭酒,再到升任詹事府的历程,并在天启初年迁至礼部右侍郎的重要职位。 公鼐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明代公鼒《岣岣崖》释义
注释与赏析: - 岣岣崖:此诗描绘的是山崖的景观,"岣岣"为形容山势起伏的样子,可能意味着山岩的高低不平。 - 桥山西北寺:指一座位于桥山西北边的寺庙。桥山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这里特指那座寺庙。 - 一谷隐千峰:形容这座山谷深而幽静,隐藏在众多的山峰之中。 - 曲折崖屏掩:描述了山崖曲折回环,如同屏风一般覆盖着整个视野。 - 高低门栈重:指的是山路或栈道高低起伏,且错综复杂,重重叠叠
岣岣崖
桥山西北寺,一谷隐千峰。 曲折崖屏掩,高低门栈重。 传觞猿饮涧,倚盖鹤巢松。 小憩听泉久,东岩已暮钟。
孝与,原名公鼒,明代诗人
“公鼒”并非明代诗人,而应为“公鼐”。公鼐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尊称为“山左三大家”之一。 公鼐,字孝与,号周庭,生于1558年,卒于1626年,他的祖籍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在明朝万历前期(1573—1620年),公鼐的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国子祭酒,再到升任詹事府的历程,并在天启初年迁至礼部右侍郎的重要职位。 公鼐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公鼒
“公鼒”并非明代诗人,而应为“公鼐”。公鼐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尊称为“山左三大家”之一。 公鼐,字孝与,号周庭,生于1558年,卒于1626年,他的祖籍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在明朝万历前期(1573—1620年),公鼐的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国子祭酒,再到升任詹事府的历程,并在天启初年迁至礼部右侍郎的重要职位。 公鼐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