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阴舟中的经历和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清晨吃饭后开始划船的情景。"平明"指的是早晨,"饭罢"是指吃完饭,"促高梢"是指在船上把帆收起来并推到最高的位置。"撑出五云门外桥"则是指船只驶出了五云山外的一座桥梁。 第二句:“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距离感的描写
这首诗是一首写金山寺的诗,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峥嵘两岸市廛开:描述金山寺位于两山之间,两岸都是繁华的商业区域。 2. 爱静人寻此处来:表示那些喜欢安静的人会来到这个地方寻找内心的宁静。 3. 水底有天行日月:意味着在水面之下,仿佛有一片天空,可以观察到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4. 山中无地着尘埃:表达了山中的环境非常洁净,没有尘土。 5.
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 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 白翻晴雪浪花舞,绿弄晚风蒲叶摇。 西北阴沉天欲雨,卧听篷韵学芭蕉
(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 浙江慈溪人,俗姓王。 字梦堂,号酉庵。 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 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化广法院良公为师。 二十三岁,礼谒长芦之雪庭传公,剃发受具足戒。 后闻元叟行端自中天竺寺移住灵隐寺,前往参谒,大悟,嗣其法,司内记,任径山之书记。 至元五年(1339)驻锡于四明咸圣寺,后移住慈溪开寿寺。 帝赐号“佛真文懿”。 至正十七年(1357),师为瑞光院之开山。
(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 浙江慈溪人,俗姓王。 字梦堂,号酉庵。 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 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化广法院良公为师。 二十三岁,礼谒长芦之雪庭传公,剃发受具足戒。 后闻元叟行端自中天竺寺移住灵隐寺,前往参谒,大悟,嗣其法,司内记,任径山之书记。 至元五年(1339)驻锡于四明咸圣寺,后移住慈溪开寿寺。 帝赐号“佛真文懿”。 至正十七年(1357),师为瑞光院之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