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瑛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庭院墙壁上的。 首句“自爱青山常住家”,表明诗人喜欢居住在青山之中,这既是诗人的喜好,也是他对自然的一种热爱。青山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常常居住在这里,意味着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安宁。 次句“铜瓶闲煮壑源茶”,描述诗人在闲暇之余,用一个装有泉水的铜制水壶煮着壑源出产的茶叶,享受着清泉沏茶的过程。壑源,指的是山中流水,这里用来指代清澈的泉水。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赏析,是基础题,也是重点题。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识记和积累诗歌名篇名句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综合赏析。答题时既要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还要考虑要运用的表达技巧,注意语言原貌,不添字、漏字、错别字。本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叙事写人。 第一二句写秋浦景色:白露时节芦苇丛生水边,秋水之滨还有盛开的花。三四五句写晚景:数峰回映晚霞余晖,一雁落于寒沙之上。五六句写菰菜
【注】溪堂:在江边。晚坐:傍晚时分坐在这里吟诗作赋。 卷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 未晚归禽集,先秋病叶黄。 译文: 卷起竹帘看溪边的细雨已停,树木沾着雨水显得格外凉爽。 傍晚时鸟儿已经归巢,但秋天的叶子还带有黄斑。 飘浮的云彩似乎在感叹世事的变迁,落日余晖映照在渔梁之上。 幽静的意境只有自己能领会,钟声从寺院传来。 赏析: “卷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两句写景
夜坐无风凉意生,簟边清风伴月明。 法味烹龙井,僧衣织兔丝。 山中无桂树,如何托幽期。 注释: - 道境隔尘世:指超脱世俗,进入道教的境界。 - 夜凉因卧迟:因为夜晚凉爽,所以睡得晚。 - 清风生簟处:清凉的微风从竹席上吹过。 - 凉月上窗时: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 法味烹龙井:用龙井茶来煮佛法的味道。 - 缁衣织兔丝:僧尼的衣服是用兔毛织成的。 - 山中无桂树
【注释】 中峰亭:即中峰寺,在江西南昌市。中峰亭是中峰寺内的一座建筑。 秋壁下:指寺中的墙壁上。 趺坐:盘腿而坐,佛教语。 遗窦:遗留下的洞口。 猿归月绕阑:猿猴归来时月亮正挂在树梢。 嗒焉真丧我:心旷神怡,忘却一切尘世烦忧。 隐矣不逢官:隐居了,不再为世俗所累。 入夜风飘动头发。 高梧落叶,影落寒水,映衬着清冷的夜色。 【赏析】 《中峰亭宴坐》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五律诗
胜果寺中峰阁用唐处默韵 古寺梯云磴,长松带女萝。 山空秋意早,江阔晚凉多。 白鸟逾青壁,红霞闪碧波。 西岩昏磬罢,犹听采樵歌。 注释: 胜果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别墅之一。梯云: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如同云雾缭绕。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女萝:一种植物名,也指攀缘植物。山空:山中空旷。秋意早:秋天的气息早早地到来。江阔:江水宽阔。晚凉:傍晚的凉爽。白鸟:洁白的鸟儿
为渔岁颇足,水国鱼虾熟。 结网护黄麻,炊饭然青竹。 江头日出孤屿明,白鸥点破春烟绿。
嘉蔬值我园,好鸟巢我树。 树枯鸟惊栖,园荒蔬委路。 寒气肃山林,新芳飒然故。 物理有固然,于何起欣恶。
岸芷汀花映夕晖,柴门秋水抱鱼矶。 一声长笛秋波渺,人在五龙桥畔归。
角角梧桐报粥鱼,道人卧起小斋虚。 千山寒气晓帘薄,一径落花春雨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