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
未晚归禽集,先秋病叶黄。
浮云悲世事,落日坐渔梁。
幽意无人会,钟声出院长。

【注】溪堂:在江边。晚坐:傍晚时分坐在这里吟诗作赋。

卷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

未晚归禽集,先秋病叶黄。

译文:

卷起竹帘看溪边的细雨已停,树木沾着雨水显得格外凉爽。

傍晚时鸟儿已经归巢,但秋天的叶子还带有黄斑。

飘浮的云彩似乎在感叹世事的变迁,落日余晖映照在渔梁之上。

幽静的意境只有自己能领会,钟声从寺院传来。

赏析:

“卷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两句写景。这两句诗写的是作者在溪边小屋中观雨的情景。诗人站在溪畔小屋中,推开窗,看到雨已停歇,溪流潺潺地流淌起来。他打开窗户,让清凉的空气进入屋中,感觉屋子比外面更凉快些。此时,他看到外面的树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而屋内的树叶却有些发黄了。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未晚归禽集,先秋病叶黄”两句进一步写景。这两句诗写的是作者观察归巢鸟群和秋天树叶的情况。傍晚时分,鸟儿们纷纷飞回自己的窝里,开始休息。而此时,秋天的叶子也已经开始变黄了。诗人注意到这些变化,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他认为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美景,值得欣赏。这两句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境。

“浮云悲世事,落日坐渔梁”两句写人。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一起坐在渔梁上观赏落日的情景。诗人看着天空中的浮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因为他知道这些浮云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世事沧桑。同时,他也看到了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的景象。他觉得这一刻很美,于是决定坐下来欣赏这美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的兴趣。

“幽意无人会,钟声出院长”两句写事。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寺庙中听到钟声的情景。他独自一人漫步在寺庙的院落中,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这个声音让他想起了过去的时光和一些往事。他感到这个钟声充满了深深的内涵和意义,但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它。这让他心里有些伤感和孤独。但他又觉得这个钟声很有意义,因为这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修行和悟道的过程。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以及内心感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友情和共同兴趣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