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渔岁颇足,水国鱼虾熟。
结网护黄麻,炊饭然青竹。
江头日出孤屿明,白鸥点破春烟绿。
【注】黄麻,一种草名。
【译】渔父捕鱼一年很充足,水国的鱼类虾子熟透了。
结网保护着黄麻,炊饭用青竹做。
江头日出映孤屿明,白鸥点破春烟绿。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渔人捕鱼的一天。
首句“为渔岁颇足”,说明渔人的年景很好。“水国鱼虾熟”,说明渔人捕鱼丰收。
第二句“结网护黄麻”,写渔人捕鱼后的情景:他收网回来,用黄麻作网衣,把捕来的鱼虾包裹起来,防止它们逃跑。这句诗中,“护”字很有意味。渔人为了保护鱼虾,不得不使用自己制作的网衣。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渔人捕鱼、收网、包裹鱼虾等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渔夫勤劳、朴实的形象。
第三句“炊饭然青竹”,写渔人做饭的情景。“炊饭”指生火做饭,“然青竹”指用青竹做炊具。这句诗中,“然”字很有意境。渔人用青竹作为炊具,既简单又方便,体现了渔人的聪明才智。这一句诗通过描写渔人做饭、用青竹作炊具等行为,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渔夫勤劳、节俭的形象。
最后两句“江头日出孤屿明,白鸥点破春烟绿”,写江头的景色和白鸥飞翔的情景。“江头”,指的是江边,也就是渔夫捕鱼的地点。“日出”,指的是太阳升起。“孤屿明”,意思是在阳光照耀下,江边的一座小山岛显得格外明亮。“白鸥点破春烟绿”,意思是白色的大雁在春天的烟雾中飞过,打破了春天的宁静。这两句诗通过对江头景色和白鸥飞翔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江头的景色和白鸥飞翔的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整首诗以渔人为主人公,通过描写渔人捕鱼、收网、做饭等活动,展现了渔人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黄麻”、“青竹”、“日出”、“孤屿”、“春烟”等,使诗歌充满了美感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