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月何徘徊,晨风复依依。
载言别同居,仓皇倒裳衣。
处者各惆怅,去者从此辞。
挽手刺刺语,寄言家中知。
丁宁故与亲,愿勿长相思。
明明昊天威,我久宁在兹。
【注释】
- 乙丑:弘治年,即公元1505年。
- 坐劾:因罪被弹劾。
- 寿宁侯:明朝名将沐英的后代沐容。
- 逮:逮捕。
- 诏狱:皇帝下令设立的地方监狱。
- 其十三:指这首诗的第13首。
- 徘徊:来回移动的样子。
- 依依:留恋不舍的样子。
- 仓皇:匆忙,慌张。
- 裳衣:衣服,这里泛指衣服。
- 惆怅:伤感。
- 刺刺语:絮叨的话。
- 丁宁:叮咛嘱咐。故:仍然;亲:亲近的人。
- 宁:岂能,怎么可以。在兹: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事坐罪,被关在诏狱里。他在牢狱中写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人的叮嘱之语。
全诗共十二句,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其中“檐月何徘徊,晨风复依依”两句写夜晚的月亮挂在屋檐上,晨风轻轻地吹过,让人感到有些凄凉。而“载言别同居,仓皇倒裳衣”两句则是写诗人与家人告别时,慌乱之中把衣服都弄湿了。最后两句“处者各惆怅,去者从此辞”则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家,只留下家人一人独自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