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橒
字长孺号茂屿先曾大父太保公有孙七人公为长先仪部公最少公少负奇质有威重读书数行下七岁时自其所居室过听事出就书舍每日进止不失一步门中有长者目识之叹曰此儿酷似闻庄简未可量也中进士以行人授监察御史在台守直节无所附丽同里某公初罢相亢章论之竟以忤时出为广东治盐佥事时粤中盐法大坏公至慨然曰朝廷名此官非立法盐终不理然法惟在均在覈因博访前后大釐剔诸宿弊去吏之奸及豪大猾为蠹者法初严而适得其平凡岁增额至三万遂得捐商家积
题洛伽
远辟灵壤镇海东,参差台殿出寒空。 窗临翠碣晴含雨,岸撼银涛夜吼风。 羁绁自怜归钝质,皈依尚许悟圆通。 霜钟午夜声初彻,坐看扶桑日拥红
夜郎生还途中感怀二十八韵
解褐二十年,茫然牛马走。 廪禄糜大官,涓埃曾效否。 吾侪际生平,诞慢日巳久。 腾议半违心,奉公多掣肘。 悠悠富贵人,草木同腐朽。 嗟余抱微忠,不敢负君友。 劳怨安足辞,七尺非所有。 驰驱不馀力,老大逐郊棷。 燕越齐秦间,差不愧升斗。 薄劣受三旌,士民亦有口。 嗟哉夜郎游,极目豺狼薮。 将略非所长,况复厄阳九。 羽书日旁午,物力穷小丑。 吁阍不见怜,下阱徒自吼。 经年受毒围,勉效墨翟守。
李橒
字长孺号茂屿先曾大父太保公有孙七人公为长先仪部公最少公少负奇质有威重读书数行下七岁时自其所居室过听事出就书舍每日进止不失一步门中有长者目识之叹曰此儿酷似闻庄简未可量也中进士以行人授监察御史在台守直节无所附丽同里某公初罢相亢章论之竟以忤时出为广东治盐佥事时粤中盐法大坏公至慨然曰朝廷名此官非立法盐终不理然法惟在均在覈因博访前后大釐剔诸宿弊去吏之奸及豪大猾为蠹者法初严而适得其平凡岁增额至三万遂得捐商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