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淞
周淞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弘治年间的教谕。周淞,本名不详,是明代诗人之一,其生平事迹多见于一些古籍和诗词集。 周淞的诗作《洪河》,是一首表达对水利工程颂扬的诗歌。诗中以“谁凿天长水满塘,菑畬端可足民粮”开篇,表达了对河流开挖灌溉农田的赞美之情。在这首诗中,周淞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开凿的河流比作“天长”,象征着源远流长的恩泽,满溢的河水象征着满足民众粮食需求的成果
明代周淞《洪河》释义
【注释】 洪河:指黄河。 谁凿天长水满塘,菑畬端可足民粮:是谁在天长水满之时凿出这一片沃土(指河南一带),使得人们能够种出足以充饥的粮食呢?菑畬(zī ruǎn):泛指农田。端可:完全足够。遗爱:留下的好处,恩泽。深于海:比海还深。空祠(chōu):没有祭祀的祠堂,指荒废了的庙宇。一瓣香(bàn fèn xiāng):佛家语,用花瓣制成的香,比喻微小的功德。 赏析:
洪河
谁凿天长水满塘,菑畬端可足民粮。 欲知遗爱深于海,都在空祠一瓣香。
周淞
周淞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弘治年间的教谕。周淞,本名不详,是明代诗人之一,其生平事迹多见于一些古籍和诗词集。 周淞的诗作《洪河》,是一首表达对水利工程颂扬的诗歌。诗中以“谁凿天长水满塘,菑畬端可足民粮”开篇,表达了对河流开挖灌溉农田的赞美之情。在这首诗中,周淞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开凿的河流比作“天长”,象征着源远流长的恩泽,满溢的河水象征着满足民众粮食需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