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珫
在明代的诗人名单中,孙珫是值得一提的文人。孙珫(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出生于元至元二年。他是一位博学工诗文的文学家。 孙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据资料显示,孙珫共收录了552首明朝时期的诗作。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邃的文采和对自然及历史的独到见解。其中,《谒禹宫》是他的一篇名作,诗句“亭亭华岳三峰见
明代孙珫《谒禹宫》释义
【注释】 谒禹宫:作者游览大禹治水时所建的祭坛。 文命:即禹,相传他是夏后氏的祖先,曾奉命治水。 敷:治理。九州:指全国。 平成:太平。 三峰见:指华山。三峰,华山名胜之一。 星河:银河。 神宇旧:神祠庙宇。 汾阴:在今山西省荣县。汉元帝时,封刘秀为中山王,封邑在汾阴。这里是以汉元帝比唐宣宗。 防秋急:指唐代藩镇节度使往往以边防为借口而聚兵于内地,故称防秋。 漫道:空说。登临作胜游:登山赏景
谒禹宫
文命当年敷九州,平成天地更谁俦。 亭亭华岳三峰见,滚滚星河万里流。 山半惟存神宇旧,汾阴不似汉宫秋。 重来祇是防秋急,漫道登临作胜游
仲衍,原名孙珫,明代诗人
在明代的诗人名单中,孙珫是值得一提的文人。孙珫(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出生于元至元二年。他是一位博学工诗文的文学家。 孙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据资料显示,孙珫共收录了552首明朝时期的诗作。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邃的文采和对自然及历史的独到见解。其中,《谒禹宫》是他的一篇名作,诗句“亭亭华岳三峰见
孙珫
在明代的诗人名单中,孙珫是值得一提的文人。孙珫(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出生于元至元二年。他是一位博学工诗文的文学家。 孙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据资料显示,孙珫共收录了552首明朝时期的诗作。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邃的文采和对自然及历史的独到见解。其中,《谒禹宫》是他的一篇名作,诗句“亭亭华岳三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