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㶿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我从白门归,君从白门去。去辙与归轮,相逢不相聚”,意思是:我回到故乡白门(今江苏南京)来,而你却要往北去白门。你走的车轮已经转动,而我回来的车轴还未转动,我们在路上相逢时却不能相聚。诗人用车轮和车轴的运转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分别的艰难。中间四句“穷冬百卉腓,游子遵长路。黯黯钟山云,萧萧秣陵树”,是说寒冬时节草木凋零,而你却要沿着漫长崎岖的道路去远游;暮冬时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诗句解读: - 新悬墨绶谢青毡:指沈广即将担任德清县令,新获得的黑色官印象征着他的地位和责任。 - 仙令栽花向霅川:表示沈广作为新任县令,将在霅川地区推广种植花朵,美化环境,同时也寓意着其治理下的美好景象。 - 处处劝耕黄稻雨:描绘了一幅农民们在黄稻田中辛勤耕作的景象,反映出沈广希望改善民生,提高农业生产。 - 村村收茧绿桑烟:描述了蚕农们忙碌的情景
【解析】 “驿楼送惟和兄北游”的意思是在驿楼上送惟和兄远行,去北方。首联写送别的情景,夜静江空欲上潮,榜人催唤解兰桡。夜静江空,潮水即将上涨,驿站的船夫催促着解开兰桡准备登舟;离肠禁得几回断,别梦不辞千里遥。离别的痛苦难以抑制,即使梦中也难于避免与君分别之苦。 颔联“沙起交河阴漠漠,风吹易水冷萧萧”意思是说:在交河郡的沙洲,夜色朦胧,寒气逼人;而易水之畔,秋风萧瑟,寒意袭人
【注释】 临边:指送别友人。边塞:泛指边疆。榆塞上:即“绝域”,指边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春,告别友人时作。此诗写送别的场面,通过送别友人的所见所闻,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友人远去的无限惆怅和担忧。 首联写友人即将离别,诗人伫立路旁,目送友人远去的情景。征马嘶长路,表示时间已不早,送行者正站在路边目送着友人离去。日欲斜,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了。西山日欲斜
征马嘶长路,西山日欲斜。 送君临绝域,万里尽风沙。 朔气摧秋草,边霜惨暮笳。 悬知榆塞上,定忆故园花。
夜静江空欲上潮,榜人催唤解兰桡。 离肠禁得几回断,别梦不辞千里遥。 沙起交河阴漠漠,风吹易水冷萧萧。 关山迢递何时尽,此是他乡第一宵
新悬墨绶谢青毡,仙令栽花向霅川。 处处劝耕黄稻雨,村村收茧绿桑烟。 官清但饮双溪水,吏散闲寻半月泉。 莫恋弹琴宽赋税,司农方急水衡钱
我从白门归,君从白门去。 去辙与归轮,相逢不相聚。 穷冬百卉腓,游子遵长路。 黯黯钟山云,萧萧秣陵树。 峨峨石头城,渺渺秦淮渡。 千里涉风波,孤身犯霜露。 送子感昔游,胜事今成故。 离情不可谖,慎毋乖尺素
徐渭是明代诗人,书法家、画家,而非清代人物。他生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祖籍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徐渭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苦痛,尽管才华横溢,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他曾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幕僚,参与平定了海寇徐海和汪直之乱,但后来因政治原因受到牵连入狱,终因忧惧发狂而自杀未遂。尽管如此,徐渭在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