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镗
这首诗是龚守诚在山庄邀请他人赏桃花后写的。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桃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桃花何以武陵溪,试唱新吟续旧题。 - “桃花何以武陵溪”:这里的“何以”是疑问词,表示“为什么”。桃花之所以出现在武陵溪边,是因为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试唱新吟续旧题”:作者尝试用新的诗歌来延续过去的诗词创作
【注释】蓉湖:西湖。葑溪:指西湖的东边。江村:泛指水边的村落。八篇:即《秋兴八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所作,写于元和九年(814)九月。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色图。首联先以“十里”写景,接着用“漫紫烟”三字点明时序,写出了湖上薄雾弥漫、紫气蒸腾的景象;“葑溪来渡夕阳船”一句,既写出了时间是在秋季,又写出了夕照时分的情景,同时点出了地点在西湖之东岸的小港——葑溪口
桃花何以武陵溪,试唱新吟续旧题。 游舫半通沙市外,故人多在画桥西。 山横翠霭连书屋,春酿红香拂杖藜。 酒尽一尊归去晚,晴郊散步夕阳低
十里蓉湖漫紫烟,葑溪来渡夕阳船。 江村莽苍初寒候,杨柳昏黄欲暮天。 白鸟有情迎我惯,好怀无句惬秋妍。 少陵此兴今何在,一段风情寄八篇
秦镗是明代的诗人,字仲孚,号务本。秦镗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孝子,其诗画并重,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闻名,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了解秦镗的生平背景对于全面理解他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秦镗,字仲孚,号务本,生活在明朝时期,是无锡明代诗人之一。他的出生年份为正统庚申(1440年),卒于正德丁丑(1517年),享年七十八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和文化的贡献
秦镗是明代的诗人,字仲孚,号务本。秦镗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孝子,其诗画并重,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闻名,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了解秦镗的生平背景对于全面理解他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秦镗,字仲孚,号务本,生活在明朝时期,是无锡明代诗人之一。他的出生年份为正统庚申(1440年),卒于正德丁丑(1517年),享年七十八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和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