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廑
竹庵 高士何时赋考槃,半庵修竹带飞湍。 窗迎嶰谷三春霁,幔卷湘潭五月寒。 鹤立静依青翡翠,凤吟曾上碧琅玕。 好期澹月凉云夕,曲尽瑶琴白雪弹。 注释: 1. 高士:指高尚品德的人。 2. 赋考槃:创作诗歌《考槃》以自娱或表达某种情怀。 3. 半庵:指部分搭建的小屋,这里用作比喻,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4. 飞湍:急速流动的水。 5. 嶰谷:一种山间小溪。 6. 嶰谷三春霁:嶰谷在春季时水清气爽
【解析】 此诗首联点“孤鹤”和“吾命一丝牵”,是写诗人与黄甥的友情。中间两联写黄甥的勤学,末联写黄甥的来访。全诗抒发了诗人对黄甥的关心之情。 【答案】 译文: 沙头一只白鹤站立着,我的一点命运牵挂它。伏枕仍然春夏,废弛简编。猗兰山谷月,渭阳老树天。伯也像相问,频过话昔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寄给义屿黄甥的信。首联点题,颔联写朋友之谊,颈联写友人勤学,尾联写友人来访
【注释】 天上青云迥:天空中,高高的白云像一条条直插云霄。 湖边白屋贫:在湖边的茅草屋,非常简陋贫穷。 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邻:你不觉得住在这里很穷,但很高兴和这位好邻居相邻。 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我经常邀请月亮到草屋里来,我穿的是萝衣,怎能辜负这个美好的春天。 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我的哥哥读书的地方,还有许多奇才异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楚芳兄对饮时即兴所做
谒真人宫 夕到真仙境,清斋过竹房。 梦回孤嶂月,寒入一襟霜。 夜色神鳌起,秋声瑞鹤翔。 披衣不重寐,缥缈识天香。 【赏析】:此诗是游览仙人洞的即兴之作。首两句写到达洞府时的情景;三、四两句写洞中所见所感;五、六两句写洞外秋色及洞内仙景;末两句抒发感慨。全篇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欣喜与别离时的感伤。 别克从先生文馆(注释:指代韦应物的文馆,即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三载交游赖故知,澹云凉月共襟期。(注释:三年的交往都因为有老朋友而感到欣慰。在凉爽的月光下,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群樽此夜能倾倒,孤棹明朝又别离。(注释:在今晚的聚会上,大家都畅饮至醉。明天早晨,我们将各自踏上征程,再次告别。) 逸思不堪闻雁后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秋天离开家乡时的离别情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秋江别意 —— 描绘了秋天的江水景色,以及诗人与亲友别离的情景。 抚剑歌残气未降,分携相与倒银缸 —— 诗人挥剑唱歌,表达了他的情绪还未平息,因为与亲友分别而感到悲伤。他们一起倒酒喝酒,以消解离别的伤感。 云山送目人千里,物候惊心雁一双 —— 诗人看着远方的云山,感叹自己与亲友相隔千里,而自然界的景物也让他感到不安
【注释】 1. 过高:指从高处看。 2. 盖定光庵:即定光寺。 3. 兹庵:指此寺庙。 4. 豁然:开朗,开阔。 5. 空外屿:指天空外的岛屿。 6. 月映坐来禅:指月光映照下,如坐禅一般的静谧。 7. 开凿:建造。 8. 经营:指规划、设计。 9. 定光:指定光寺,又称定光塔。 10. 长照:长时间照耀。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一座寺庙的视角看外面的世界,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和建筑物
【注释】乐乡县:古时为郡治所在地,今属湖南省。 浮生同逆旅,扰扰几时休:人生在世如同寄住在旅店中,烦忧不断,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雁影三湘梦,猿声五岭愁:大雁南飞,是楚江的归梦;猿啼哀怨之声,让人感到五岭之愁。 异乡那见月,别路忽惊秋:他乡难逢月亮圆,离别之路突然秋天来临。 明发云山路,征车岂暂留:第二天就要启程,征车岂能停留?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组诗《感遇》中的一首
注释: 1. 高风雅调:高雅的风度,高雅的格调。 2. 独抱瑶琴只自叹:独自抱着瑶琴叹息。 3. 黄叶迥随秋雨暝:黄色的树叶远远地随着秋雨的降临而变得昏暗。 4. 青山空掩暮云寒:青翠的山峦被笼罩在傍晚的云雾中显得格外寒冷。 5. 沅湘日夕兰堪采:沅江、湘江一带的傍晚,兰花可以采摘。 6. 彭泽霜前菊可餐:彭泽县的菊花在霜降前后可以吃。 7. 忽忆故人霄汉上:忽然想起远方的朋友在天上。 8.
晖上人独坐亭 晖上人独自坐在亭里, 石径通幽境,岩亭古木深。 石径通向了幽静的境地,岩亭旁长满了古老的树木。 禅扉生晚翠,罗幌挂秋阴。 禅室的门边生长着绿色的草,窗帘被秋天的阴影遮住。 止水空中性,孤云物外心。 静止的水表现出空灵的特性,孤独的云彩寄托着出世的思想。 澹然无一事,残月下东林。 他心中宁静如水,没有牵挂,在残月下漫步于东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独自坐在亭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