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当年昼绣访遗踪 解析:这里提到“昼绣”,通常指在日间刺绣,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日光下辛勤劳作的场景。"访遗踪"则是指探访历史遗迹或古代人物的踪迹。 2. 此地躬耕有卧龙 解析:“躬耕”即亲自耕作,而“卧龙”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这里是以诸葛亮自比。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此地亲自耕种,希望能像诸葛亮那样有作为。 3. 半亩锄犁春雨足 解析:描述的是农民在春天耕作的情景
【注释】 畏途:指仕途。 莼鲈:比喻家乡的美味佳肴。 三殿:指中书、门下两省。 云引孤帆入五湖:指归隐。 荔酒:用荔子酿的酒。 竹边厨:指隐居生活的简朴。 白头富贵人间少,况复身闲一事无:形容人到了晚年,即使富贵荣华也难得享受,何况自己又清闲无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对友人吴亚卿辞官归隐的赠言。 首句“五十馀年任畏途”,点出了朋友仕途坎坷,历经磨难;次句“尔来归兴逐莼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的考核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考核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是考核诗歌的艺术特色。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因为每个要点考核的内容都不同,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此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及表现手法,考生应围绕全诗展开,逐句分析。 “凌晨”,黎明时分;“帝城”,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君门”,皇宫的门;“九重”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林季成,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首句“袅袅垂杨拂绿阴”,描绘了一幅垂柳摇曳生姿的画面,象征着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次句“河流不似别情深”,表达了离别时河流无法承载深厚的感情,只能寄托在诗句中。 第三句“故人欲发西江棹”,描绘了朋友即将启程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云树应悬北客心”,描绘了北客(即北漂者,指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的心境
【注】陈黄门奉使琉球 使星(指木星)在夜空中飞向斗南,青琐仙郎(指皇帝)从宫中出来。 云染紫泥颁去诰,兽蟠红锦赐来衣。 海门风迅帆樯远,天际烟消岛屿微。 蚤奉君恩之绝域,台衡属意望君归。 注释: 1. 使星:指木星,古人认为木星是天上的“使者”。 2. 青琐仙郎:皇帝身边的官员,这里特指陈黄门。 3. 紫泥:古代帝王用紫色泥土包裹诏书,因此称“紫泥诰”。 4. 兽盘:古代官员的礼服。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元素,如诗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意象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解读作答。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平易通俗,平易近人,有“白氏长歌行”之称。此诗前六句写景抒情,后两句写议论,结构上前后照应。全诗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昔年解组意何如
【注释】 经维扬:经过扬州。见竹偶成:看到竹,有感而作的诗。清幽:指竹叶的绿色,也指环境宁静优美。十载:十年。红尘:尘世、人世间。梦游:如梦一般地飘游。此日:今日。推篷:推开船篷看江上风景。茅舍:简陋的小屋。 【译文】 江南没有比这里更清幽的地方了,我在这十年里只做了个如梦一般地飘游。 今日推开船篷看江上风景,看见几家茅舍竹篱修修整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过维扬时所作
注释: - 题小景山水:诗题。小景,即小景致,指小景致中的山水。 - 云卷青山外:云彩缭绕在青翠的山之外。 - 舟维古渡头:小船停靠在古老的渡口。 - 江亭軨鞅寡:江边的亭子空荡无人。 - 闲对两三鸥:闲暇时对着几只白鹭。 译文: - 在青翠的山外,云彩缓缓卷起。 - 小船停泊在古代的渡口。 - 江边的小亭子空旷无人。 - 我闲暇时,独自面对几只白鹭。 赏析:
拂袖君门不复回 故园山水亦奇哉 可人最是亭前菊 不待秋风已自开 诗句释义: 1. 拂袖君门不复回 - “拂袖”意味着甩袖子,表示生气或愤然离去;“君门”指的是朝堂或皇宫,这里指代朝廷;“不复回”则表达了不再返回,意指坚决离去。整句诗传达的是在朝廷中感到不悦后,决绝地离开,不再回头的决心。 2. 故园山水亦奇哉 - “故园”指的是作者的故乡,“山水”指的是家乡的自然环境
注释:深邃的庭院门巷被烟雾和云霞阻隔,走出重重关卡,有一条小路斜着延伸。江上小舟载着美酒,必定是来拜访你子云家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描绘了庭院的幽深和神秘,给人以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第二句则通过“出”和“斜”两个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走出重关后小路的曲折和蜿蜒。第三句则通过描绘江上的小舟和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