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暹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意义的理解。“绀”是深青绿色,这里指天色。“霁”是雨后天晴的意思。“人留雪上迹”,意思是人踏在积雪上留下了脚印,雪后初晴,阳光照射在雪地之上,形成一片光亮,而人的脚印则留在了雪地之上。“霁”即“雨过天晴”,“人留雪上迹,钟散月中声”两句写出了雪后初晴的景致。 2. 鉴赏:全诗前半部分写广福寺的景色,后半部分抒情。第一句描写广福寺所处的环境
【解析】 本诗为诗人晚年在潞河一带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发:出发。驾言返旧服:驾着车返回故乡。“服”,通“复”。徘徊:徘徊于道路之间。 津路:渡口。多:很多。邅(zhān)回:迂回曲折。往如复:往路上去又如同从前一样。宛然:好像,仿佛。犹:还。黄金台:传说中的台名,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这里比喻故乡。 仲春:初春二月。天和:天气宜人。新莺:新生的黄莺。上:飞上。乔木:高大的树木
扁舟发潞河,驾言返旧服。 津路多邅回,舟行往如复。 回首黄金台,宛然犹在目。 仲春天气和,新莺上乔木。 菁葱布丘甸,牛羊散平陆。 缅怀沧洲间,栖迟动信宿
陈暹,字季昭,是明代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以善画著名,尤其擅长设色山水、人物,能自成一家。他的画作在后世影响深远,享画名六十年。陈暹的诗作也值得关注,尽管现存作品不多,但每一篇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下面将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生卒年份:陈暹生于1405年,卒于1496年。 - 籍贯与字号:他是明朝时期的苏州府吴县人,字季昭。 - 职业与成就
陈暹,字季昭,是明代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以善画著名,尤其擅长设色山水、人物,能自成一家。他的画作在后世影响深远,享画名六十年。陈暹的诗作也值得关注,尽管现存作品不多,但每一篇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下面将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生卒年份:陈暹生于1405年,卒于1496年。 - 籍贯与字号:他是明朝时期的苏州府吴县人,字季昭。 - 职业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