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
以下是对这首诗《九日最高台散集·其二》逐句的注释以及翻译: 1. 俯视千峰小: - 注释:从高处向下俯瞰,只见千座山峰显得非常渺小。 - 翻译:从高处俯瞰,只见无数山峰都显得十分微小。 - 赏析:这一句通过视觉的夸张,突出了诗人站在高处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自然的壮阔。 2. 平临万竹低: - 注释:平坦地站在竹林中,可以看到每一株竹子都显得非常低矮。 - 翻译:站在竹林之中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千峰万壑的紫气弥漫,禅室枝灯映夕阴,僧未闭关容小饮,时方休夏得长吟。品题泉石疲双眼,位置溪山役片心。莫放痴憨还我癖,任教雅俗判升沉。此诗是诗人在罗秀山纪游时有感而作的。 第一句“千峰变紫入遥林”,用“千峰”写景,以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景物的多姿多彩,以“变紫”形容山峰之青翠、苍郁,以“入遥林”状山中林木之茂盛,以色彩之变换,写出山之高峻。第二句“禅室枝灯向夕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同时附上译文和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青山竹味庵品玉泉:描述一个宁静的山谷,山中有一个叫做“竹子味”的小庵,那里有清澈甘甜如玉石一般的泉水。 2. 泰清之东,郁水之汜:描绘了泰清县东部的景象,那里有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郁水。 3. 厥石有泉,厥色玉只:指出那块石头上就有泉水,水质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4. 苍雪琅琅
注释:我侧身斜着帽子靠在高高的楼梯上,心情激荡如龙山的波涛汹涌可以齐天。忧虑国事如同漂浮在水面的蚂蚁那样渺小,阅世经历让人畏惧点燃犀牛角制成的火把照亮黑暗。 赏析:此诗为作者九日登临高台时所写,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首句“侧帽倚丹梯”描绘了诗人登上最高台后的形象,侧面突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之情。第二句“龙山兴可齐”,以“龙山”象征祖国,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家振兴而振奋的心情
石壁题名遍,云封古磴斜。 蜂衔争嫩蕊,鹿卧藉寒花。 水碓犹春雪,松房半宿霞。 岩前僧定处,占作野人家。
屋角吹香细,孤清却易挠。 世应怜未入,禅亦愧能逃。 月夕坐无倦,水边吟独劳。 欲裁高士传,不是慰牢骚。
竟日不能到,重重闻水喧。 人逢猿领路,僧以寺为村。 野果多垂户,山田半在门。 深岚当面合,几不辨朝昏。
修郭连青竹,方樽醉绿萝。 语奇翻憾少,月近只疑多。 宴会难为集,秋宵易掷过。 江城休下漏,犹未了诗魔。
高处见茆屋,到来无一人。 前汀谁理楫,薄暮尚垂纶。 添景归图画,宜楼压水滨。 颓然看我辈,格韵也清新。
西江竹里寺,载舫数登临。 菜垄家家碧,槐塍处处阴。 僧雏寻落果,佛顶污飞禽。 隔市何纷扰,输予独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