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教
题新中驿壁 三千客路寄征骖,旅况凄然总未谙。 唯有柳枝曾见惯,阿那又不似江南。 注释: - 三千客路:形容旅途遥远漫长,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 寄征骖:指带着出征用的马匹,借以比喻远行之人。 - 旅况凄然:形容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 - 阿那:此处可能是对某地的昵称或代称。 - 又似江南:表示虽然身处异地,但感觉上却像在江南一样。 - 赏析: -
玉泉寺观鱼 九里松边路,前朝古寺门。 客游多马迹,地僻似渔村。 非为寻船子,将无傲漆园。 坐来重抚掌,更得佐茶樽。 注释: 在九里的松树林边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那是前朝的寺庙。 我来这里是为了游览,但我发现这里的游客留下的马的足迹很多,显得有些偏僻,就像是一个渔村。 我并不是为了寻找船子禅师而来,也没有想要去傲视那些以漆园自居的人。 坐下来后,我又想起了当年与朋友一起讨论禅宗的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落日西山麓,平桥枕石矶。 - 落日西山麓:夕阳西下,山脚被晚霞染红,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平桥枕石矶:桥梁横跨在平静的河面上,桥下的石头如同枕头一般。 2. 行人穿树杪,隔水见渔扉。 - 行人口穿树杪:人们穿过树木的顶端,行走在枝桠间。 - 隔水见渔扉:隔着水面可以看到渔民的家,渔门半掩,炊烟袅袅。 3. 龟曝乘荷出
【注释】 湖南:指湖南地区。穆公:即李穆,唐代著名诗人。 莲居外:以莲为喻,形容柳树的姿容。 垂丝:柳叶下垂的样子。 水浅舟胶:水浅,所以船无法前进。舟胶(zhào):船因泥沙淤积而难以行驶。 望断南屏山下路:意思是说,因为路途遥远,看不到希望,所以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南屏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南,山上有古寺。 竹房僧老坐吟诗:意思是说,竹屋中的老僧人正坐着吟诵诗篇。 【赏析】
落日西山麓,平桥枕石矶。 行人穿树杪,隔水见渔扉。 龟曝乘荷出,蝉鸣抱叶飞。 薰风时复至,独坐澹忘归。
三千客路寄征骖,旅况凄然总未谙。 唯有柳枝曾见惯,阿那又不似江南。
藕花居外柳垂丝,水浅舟胶未进时。 望断南屏山下路,竹房僧老坐吟诗。
陈诗教,字四可,号兴公,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学思想以自然之学为本,格调清高,淡逸潇洒,悠然自得,有陶渊明、邵康节、周濂溪、程明道的涵理深邃的风范。以下是对陈诗教的介绍: 1. 生平与学术背景:陈诗教,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是明代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生于正统十二年,逝世于启祯间(约1500年前后),一生两度参加科举考试都未成功。在生活上,他跟随吴与弼学习,并从中获得深厚的哲学启发。 2.
陈诗教,字四可,号兴公,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学思想以自然之学为本,格调清高,淡逸潇洒,悠然自得,有陶渊明、邵康节、周濂溪、程明道的涵理深邃的风范。以下是对陈诗教的介绍: 1. 生平与学术背景:陈诗教,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是明代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生于正统十二年,逝世于启祯间(约1500年前后),一生两度参加科举考试都未成功。在生活上,他跟随吴与弼学习,并从中获得深厚的哲学启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