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衮
注释:与樊佥宪一贤一同被贬,如今归来却依旧厌恶风尘。长沙日落,秋阴满地,令人愁绪万千。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其归来的感慨的诗。首句“同是三湘放逐臣”,点明了诗人和樊佥宪一贤都是被贬谪到湖南的官员。这里的“放逐”二字,既表明了他们被贬的原因,也揭示了他们的不幸命运。次句“归来犹自厌风尘”,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归来之态。尽管已经回归家乡,但他们仍然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
【注释】 罗:环绕。选胜:选择风景名胜。 蘼芜径:指长满草木的小径。薜荔墙:指长满薜荔的墙。 海色:海水的颜色。 岚光:山间雾气和云雾缭绕的景象。 会发王猷兴:指胸怀抱负,想干一番事业。 篮舆:指载人或物的竹制扁担。辟疆:扩大疆域。 【赏析】 《奉和顺之阳溪别业之作》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为友人王顺之的“阳溪别业”写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王顺之“阳溪别业”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译文】 香烟升腾、礼容彻清,诚感天意达人心,人神欢喜乐陶然。神灵降福彰圣德,君王感激结圣缘,玉座寂静金炉歇。 【赏析】 《庆和》是唐肃宗李亨为祭祀天地诸帝而作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和期盼。 “烟燎升”句,描绘了一幅香烟袅袅升起,礼仪周全的热闹场面。这里的“烟燎”,既指烟火,也暗指朝廷的威严;“礼容彻”,则是指整个仪式都充满了礼仪之美。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仪式的庄严盛大
诗解 这首诗是关于梁朝郊庙祭祀的乐章,名为《庆熙》,主要描述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享用美酒,对王恭没有厌倦,严整的祀礼以显示其虔诚。皇帝与皇祖配祭,大孝得以发扬光大,应得到福气,让百姓永远休息。 译文 君主亲自参与祭祀,美味佳酿被摆放。 王恭敬心不厌倦,严整祀礼彰显虔诚。 皇祖配享祭坛上,大孝精神传扬开。 应该赐福给君主,百姓长治久安宁。 关键词注释 - 郊庙
【注释】 郊庙:古代祭祀天地宗庙的礼制。 梁:春秋时鲁国的别称,这里指鲁国。 郊祀:天子祭祀天地宗庙的一种礼仪。 阳:指日出之地。 爵醴: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酒。 鸿基:广大而稳固的国家基础。 【赏析】 《梁郊祀乐章庆隆》是一首用于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的大型乐章词,歌颂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和统治。 上片起首两句写祭祀地点,“郊”即郊外,“阳”指日出之地。“上帝”即天帝,指天地神祇
【注释】 郊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场所。郊,祭天;庙,祭地。歌辞:诗歌。梁郊祀乐章庆融:指《庆乐于》中的《庆融》曲。庆融:即《庆安》,是《庆乐于》中的一章。和气:和暖的风气。袭:覆盖。氤氲:指弥漫的云气。宣皇使:传扬皇帝的恩德。彰圣神:彰显圣明之神。服遐裔:安抚远方少数民族。遐,远。殖文:指传播文化。格苗扈:平息叛乱。苗扈: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息烟尘:平定叛乱。 【赏析】
【注释】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休:指在祭祀天地、祖先时演唱的乐歌。大业:隋炀帝杨广在位时的年号,共三年(605-618)。四夷:指四方少数民族。仁风:仁政之风。和万国:使天下和睦。白日:太阳。体无私:指君王公正无私。皇天:上天或皇帝。辅有德:辅助德行高洁的君主。七旬:七年。罪已服:罪恶已被消除,国家安定。六旬:六年。师方克:军队刚刚平定。伟哉:赞美的话。帝道:帝王之道,治国之道。隆:兴盛。常作则
【注释】: 1. 笾豆: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器皿。2. 簠簋:是盛黍、稷等祭品的礼器。 ③ 鉶(suì)稷:指黍、稷,都是古代祭祀用的谷物。 4. 懿:美。 ⑤ 彝: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礼器。6. 惟:只。德:道德。 7. 金石匏革:指乐器,分别代表金、石、木、革。8. 和:和谐。 9. 平:平和。 10. 无疆:无穷尽。 11. 期:希望。 【赏析】: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肃》是一首祭祀颂歌
千峰罗杖底,选胜武夷傍。 夜雨蘼芜径,春风薜荔墙。 凿渠分海色,种竹隐岚光。 会发王猷兴,篮舆就辟疆。
同是三湘放逐臣,归来犹自厌风尘。 长沙日落秋阴满,愁杀当时痛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