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质
再过半山堂 春风重到半山堂,依旧千峰入坐苍。 更有好花明后院,旋添新竹荫虚廊。 画图想像摹云谷,诗句模糊认雨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首句“春风重到半山堂”,描绘了春风再次来临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重”字,表达了春风到来的频繁和强烈,使得大自然更加生动。 第二句“依旧千峰入坐苍”,描绘了山峰依旧巍峨耸立,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除日淮上 除日即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成道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及天地神灵。此诗写在节日里淮河之上的情景。 除暮:黄昏。 朔风:北方寒风。白沙:指沙滩。 冰桥:因结冰而形成之桥梁。 雪柳:柳树枝叶被雪覆盖。也指雪花飘落的样子。 栖鸦:停息的乌鸦。 角声:古代乐器中用兽角做成的号角的声音。 寒重:天气寒冷。 无那:无奈。 赏析:诗人于节日登江边小洲,面对江景,有感而发
注释:结束乌椎髻,指女子梳起了高耸的发髻。携筐去采茶,拿着篮子去采集茶叶。归逢邻女笑,在回家的路上偶遇邻居的女孩笑。也插杜鹃花,也把杜鹃花插在头上。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茶女的日常生活场景。她先是结束了高耸的发髻,然后带着篮子去采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邻居的女孩,她也像自己一样,将杜鹃花插在头上。这种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朴实和宁静
除暮立江涯,朔风吹白沙。 冰桥艰渡马,雪柳亦栖鸦。 寒重角声咽,日残帆影斜。 淮阳三逼岁,无那忆梅花。
春风重过半山堂,依旧千峰入坐苍。 更有好花明后院,旋添新竹荫虚廊。 画图想像摹云谷,诗句模糊认雨墙。 却怪山禽似相识,向予啼上卧龙冈
结束乌椎髻,携筐去采茶。 归逢邻女笑,也插杜鹃花。
黄尚质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子殷,号醒泉。他在嘉靖年间考中举人,并曾任景州知府,以擅长绘画和文学闻名。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人物生平:黄尚质出生于浙江馀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诗歌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作为地方官员的经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文学贡献:黄尚质以其精湛的诗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多样
黄尚质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子殷,号醒泉。他在嘉靖年间考中举人,并曾任景州知府,以擅长绘画和文学闻名。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人物生平:黄尚质出生于浙江馀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诗歌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作为地方官员的经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文学贡献:黄尚质以其精湛的诗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