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斯盛
邹斯盛是明代的诗人,字舜五,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的诗歌创作以《莼香书屋诗》为代表,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邹斯盛在明朝时期以其精湛的诗文技艺闻名,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具体介绍如下: 1. 个人背景:邹斯盛生于明朝时期,字舜五,籍贯为吴县。这一地域背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这些元素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
明代邹斯盛《燕子矶》释义
燕子矶 江上危矶高百尺,孤亭下瞰鼋鼍宅。 一带新沙秋剪青,浪翻千朵莲花白。 风帆如鸟没云痕,野僧犹踞临流石。 注释: 1. 燕子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燕子矶街道燕子矶公园内。因矶顶形如燕尾而命名。2019年12月28日,燕子矶入选“长江文化·最美河段”。 2. 危矶:高耸入云的险峻的岩石。 3. 孤亭:指燕子矶上的亭子,供人观赏风景。 4. 鼋(yuán)鼍(tuó):两种水生动物
太湖采莼并引 其一
春暖冰芽茁,秋深味更清。 有花开水底,是叶贴湖平。 野客分云种,山厨带露烹。 橘黄霜白后,对酒奈何情。
太湖采莼并引 其二
风静绿生烟,烟中荡小船。 香丝萦手滑,清供得秋鲜。 荇叶分圆缺,鲈鱼相后先。 谁云是千里,采采自今年。
刘虚受园中
城居如在野,古木不知名。 入暮有云气,霎时来雨声。 垒山因阁起,置榻与巢平。 新叶绿于水,逼人幽思生。
过天竺山房
群峰回古寺,十里昼阴阴。 凿石通花栈,疏泉过竹林。 客移残日影,僧定白云心。 风外樵歌断,鸟啼烟树深。
晚泊霅上
古木欹桥畔,根虚好系船。 半村斜带日,荒岸欲生烟。 渔舍潜深柳,牛衣遍野田。 溪风寒入夜,渡口一灯悬。
白石山访陈眉公
前林看已近,忽转水云湾。 野竹翳深径,高斋出半山。 荇丝迎棹乱,花气袭衣闲。 到岸闻人语,东篱犹闭关。
同陈眉公过西佘
东佘策杖又西佘,石径深深尚有花。 三里清山万竿竹,断人家处一人家。
寒食日登莫釐峰望缥缈峰
去年风雨节,闭户春江冷。 今年今日晴,振策凌绝顶。 野旷云垂垂,萧条水西景。 怅望无一言,残阳下高岭。
过陆清臣别业
水田刚数亩,种菱兼种藕。 一方新筑水田中,四窗俱受藕花风。 古藤为杖竹为榻,起看青山卧看月。 田间晨夕不闭关,酒人自来还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