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寔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蜻蜓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蜻蜓在湖光山色中的优雅与孤独。 第一句:不随沙鸟度凉风 - 关键词:“不随”、“沙鸟”、“凉风” - 注释:这里的“不随”意味着蜻蜓没有选择跟随其他鸟儿飞过凉爽的风,它选择了独自飞翔。这种独立的姿态,不仅表现了蜻蜓的个性,也暗示了它的自由和不受拘束。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蜻蜓与众不同的行为。它没有像沙鸟那样随波逐流
凝翠轩 小洞幽深日到难,苍苍烟景隔林看。 一帘晴翠四时雨,半榻凉阴六月寒。 清昼有时还下鹤,碧云无处不栖鸾。 莫随群卉秋摇落,留取青青护石坛。 注释: - "小洞幽深": 描述凝翠轩(或类似的建筑)的小而隐蔽的洞穴和深邃的氛围。 - "日到难": 表示阳光很难穿透这样的小洞。 - "苍苍烟景": 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色,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林看": 指从树林中望向这个洞穴。 -
小洞幽深日到难,苍苍烟景隔林看。 一帘晴翠四时雨,半榻凉阴六月寒。 清昼有时还下鹤,碧云无处不栖鸾。 莫随群卉秋摇落,留取青青护石坛
不随沙鸟度凉风,款款孤飞过旧宫。 十里湖山依旧在,野莲无主向谁红。
潘寔是明朝的诗人和文人。 字子襄,又字淡远,出生于明朝贵州前卫(今贵阳)。他不仅是明代的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文名显著的学者和官员。在明朝中后期,潘寔以其文学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潘寔是明朝的诗人和文人。 字子襄,又字淡远,出生于明朝贵州前卫(今贵阳)。他不仅是明代的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文名显著的学者和官员。在明朝中后期,潘寔以其文学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