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奎
这首诗描绘了九真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 潜峰削翠高插天,岧峣观阙临层巅。 潜峰削翠: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被削去了青翠的树皮一样,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 高插天: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高度,仿佛直插云霄,让人感到震撼。 岧峣观阙:指的是高大而壮丽的建筑。这里指的是九真山观中巍峨壮丽的建筑。 临层巅:意味着建筑建在山顶,俯瞰周围
【译文】 神仙山巅仙女峰,一振衣袖凭高远。湖面枯水渔舟少,郊原霜降草木稀。一时轮奂重整饬,万古神灵共瞻依。登临莫问当年事,云雨阳台可是非? 【注释】 1. 仙女峰:指神仙山上的仙女峰,是一处著名的山峰。 2. 振衣:意为抖落衣服上的尘土,表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3. 淡忘归:意指忘却回家的念头,形容心境的宁静和超然。 4. 水枯湖荡:意为湖水干涸,湖面荡漾,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 5.
仙女峰头一振衣,凭高豁目淡忘归。 水枯湖荡渔舟少,霜落郊原草木稀。 轮奂一时重整饬,神灵万古共瞻依。 登临莫问当年事,云雨阳台可是非
潜峰削翠高插天,岧峣观阙临层巅。 藤萝络石紫芝秀,琼琚玉佩飞群仙。 烟霞缥缈接平旷,香火万年为楚望。 霓旌几度空中回,笙鹤泠泠九霄上。 凭高极览思莫穷,袭人香雾霏空蒙。 酒酣耳热霄壤窄,恍疑置我神仙宫
潘文奎,字景昭,号渔庄,是明代的诗人。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和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才华和诗作中,也在于他对后辈的影响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传承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成长环境:潘文奎,浙江永嘉昆阳村人,字景昭,愚庄其号也。他的治书生涯始于三十岁,当时他以“清慎宽厚”的名声被时任地方官员所重视。 - 仕途经历:潘文奎的仕途颇为顺利。建文二年(1400),他进士及第
潘文奎,字景昭,号渔庄,是明代的诗人。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和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才华和诗作中,也在于他对后辈的影响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传承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成长环境:潘文奎,浙江永嘉昆阳村人,字景昭,愚庄其号也。他的治书生涯始于三十岁,当时他以“清慎宽厚”的名声被时任地方官员所重视。 - 仕途经历:潘文奎的仕途颇为顺利。建文二年(1400),他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