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翼如
【注释】 叇(ǐ)云山联:指《登峨眉山绝顶》一诗。叇,同“拟”,摹拟。云山联,指此诗。 虎踞峨嵋七十又二峰,看入峡出峡,荡摩日月; 虎:形容山势的雄伟。峨嵋山,在今四川乐山市。虎踞,形容山势雄壮。七十又二峰,指峨眉山有72座山峰。入峡,指进入山谷中。出峡,指从山谷中出来。荡摩日月,形容山峰巍峨挺拔,好像能摩挲日月一样。 龙分天姥四万八千丈,喜学山至山,会合风云。 龙:这里比喻山峰。天姥
叇云山联 四岳云开天路大;五更日出楚山高。【注释】叇:云彩聚拢,形容山势险峻。四岳:《诗经·周南·汝坟》中有“瞻彼洛矣,维是雒之,尚犹轗轲。”郑玄笺:“四岳,四方之山。”《尔雅·释地》说,中国分为九州,每州有一座岳(山),共四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天路:指通向天的大道。大:高大、宽广。《庄子·齐物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天地间万物皆为一体
释义:慈利的毛菩萨祠,联语为“一代功名缺信史;千秋庙貌傍衙官”。意思是说,一代的功名,没有记载在史书中;而庙宇的面貌,却是依靠着衙门官的庇护。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感慨。 注释:毛菩萨:指的是传说中的一位女仙人,她居住在慈利县的毛家湾。祠堂:指寺庙里的房屋或建筑物。联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通常是由两句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的话组成。 赏析:这首诗以毛菩萨祠为背景
虎踞峨嵋七十又二峰,看入峡出峡,荡摩日月; 龙分天姥四万八千丈,喜学山至山,会合风云。
一代功名缺信史;千秋庙貌傍衙官。
于翼如,清代诗人。 于翼如的诗文展现了对自然界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艺术表达。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在鉴赏他的诗句时,不仅能够领略到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还能感受到他对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