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宪
清代著名诗人王时宪字若干,号渎亭,是清朝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王时宪更为细致的介绍: 1. 基本信息:王时宪,字若千,号禊亭,出生于清江苏太仓。他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进士,曾在宜兴教谕任上,之后转为翰林院庶吉士。 2. 文学成就:王时宪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其诗歌摹仿魏、晋、唐、宋等朝代的风格,但并未完全模仿原作
清代王时宪《寄赠麓台用杜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韵》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画诗,作者借王宰的山水画来抒发他对时政的看法。 我们来看第一句:“泼墨生寒云”。这句的意思是,王宰的画笔如同泼墨一样,将画面上的天空渲染得如同生出了寒云。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泼墨”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到王宰的画笔犹如飞溅的墨汁,充满了力量和动感。而“生寒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仿佛连天空都被染上了一层寒意。 第二句:“落笔成奇石
清代王时宪《旅舍感怀》释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侯门纵可曳长裾,懒癖偏安水竹居。” - 注释:“侯门”指的是贵族或显贵的门户。“曳长裾”是古代贵族的一种穿着方式,长裾拖地,象征地位和权力。“懒癖”表示性格上的慵懒和不喜社交。“水竹居”则描绘了诗人喜欢隐居在自然美景中,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权贵生活束缚的不满。 2. “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望活枯鱼。” - 注释
清代王时宪《舟中遣兴》释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前两联写舟中之景,后两联写舟中之情。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打发着时光。“主”即“主宰”,是说四十天来谁主宰了江流;“客”,指旅人,是说二千里外何处是客居之地?一问一答,表达了旅途的孤独和漂泊。第二联由景及情,描绘出一幅江边寻幽访胜图。第三联写船行途中所见。第四句写船过螃蟹窝,第五句写船过鸥沙。最后一句写船已到目的地
寄赠麓台用杜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韵
泼墨生寒云,落笔成奇石。 人间藏弆求之迫,天家亦欲观真迹。 遥知奉敕写幽林,风雨惊飞殿廷壁。 旧传家学娄江东,丹青妙手神明通,兴到笔健如游龙。 岳岳给谏素鲠直,大有古之诤臣风。 闾阎疾苦莫可比,远隔君门万千里。 应诏定绘《豳风图》,不徒皴染闲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