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龙藻
【注释】 霜铺圩岸野人稀,渡口农家白板扉。小浪枕边惊梦早,远峰天外送青微。星星落木空疑雨,片片轻鸥自浣衣。缥缈夷光何处去,扁舟万顷拥朝晖。 【赏析】 和候粲辰蠡湖晓泛韵:这首诗的大意是作者在辰日黎明之时乘一小船,泛舟于蠡湖之上,观赏湖景,吟咏诗句。 首句:“霜铺圩岸野人稀”,写冬晨湖上薄雾弥漫,岸边霜雪覆盖,一片宁静。“圩”指堤坝,“野人”即隐士。诗人用“霜铺”形容晨曦初露时湖面上的雾气
【注释】 东林:指东林寺,今在江苏南京。观听惭余后友朋,每缘传诵叹渊澄:观听,观看和聆听。惭余,惭愧我。后友朋,后来的朋友们。缘,因为,由于。传诵,传播诵读。叹渊澄,感叹渊澄如水,清澈明净。无闻易老成弹指,有乐堪寻任曲肱;无闻易老成弹指,有乐堪寻任曲肱,没有听说容易变得像弹指一样快变老(即衰老),但是只要有快乐可以像任凭手臂倚靠在曲背上一样舒服自在。纪盛喜赓芹在泮,佐谈思借酒如渑。纪盛喜赓芹在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是要求赏析“具区三万顷,一望写心胸”的妙处,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大意是:太湖水浩渺广阔,一眼望去能尽收眼底。 【答案】 指太湖;“三万顷”,形容太湖浩瀚无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放眼望去,太湖浩渺无际,仿佛一眼就能看透它的全部,诗人以夸张之笔来写太湖的辽阔
癸亥春仲丁道南祠释莱和昆陵黄云孙韵 正学东林接圣传,后生何敢坠前贤。 哲人两代曾亲炙,道统千秋讵变迁。 肃穆典型资掌故,谨严俎豆赖承先。 东南名宿尝云集,为献丹箴到御筵。 注释: - 正学东林接圣传:指的是正统的学问和宗教传统。 - 后生何敢坠前贤:意思是年轻的学者不敢忘记或忽视前辈学者的教导。 - 哲人两代曾亲炙:指的是历史上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们,他们被尊为“哲人”
霜铺圩岸野人稀,渡口农家白板扉。 小浪枕边惊梦早,远峰天外送青微。 星星落木空疑雨,片片轻鸥自浣衣。 缥缈夷光何处去,扁舟万顷拥朝晖
正学东林接圣传,后生何敢坠前贤。 哲人两代曾亲炙,道统千秋讵变迁。 肃穆典型资掌故,谨严俎豆赖承先。 东南名宿尝云集,为献丹箴到御筵
观听惭余后友朋,每缘传诵叹渊澄。 无闻易老成弹指,有乐堪寻任曲肱。 纪盛喜赓芹在泮,佐谈思借酒如渑。 须知黾勉何穷际,为语先从细行矜
司马龙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云立,一字筠呜,是清康熙年间无锡人。他自幼读书并能够写文章,其文学造诣在《野秀居诗》中得到了体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微妙变化与内在精神
司马龙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云立,一字筠呜,是清康熙年间无锡人。他自幼读书并能够写文章,其文学造诣在《野秀居诗》中得到了体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微妙变化与内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