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注释】: 玉俎:盛有美食的祭器。且共:共同享受。羽觞:酒器,用鸟羽作装饰。合同:和谐,合宜。嘉:美好,善。 译文: 摆上玉制的餐具一起分享美味佳肴,摆放着羽毛装饰的酒杯共同品味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的诗。诗人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席图景:玉制的餐具和羽毛装饰的酒杯并列摆放,人们共享着美食佳肴,品尝着美酒。这种场景充满了欢乐和祥和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喜悦
释义: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流过凤尾,余温尚存于檀槽。 注释: 书琵琶背:指弹琵琶时手按在弦上的姿势。 侁(sēn):这里指琵琶。 肩如削:琵琶的琴颈像被刀削一般细直。 难胜:难以承受。 数缕绦:形容琵琶弦的细长和数量之多。绦即丝带。 天香:指琵琶发出的美妙音响,也指香气四溢。 凤尾:指琵琶尾部装饰的凤尾形物。 馀暖:指剩余的热量。这里比喻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以及考生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分析作答,注意要忠于原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诗人以“闲”字开头,表达了自己悠闲的心情。“闲”即“闲适”。这两句的意思是:我闲适地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来到了遥远的南方,那里正值深秋,正是秋天最好的时候。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此句写景
诗句原文:寻春须是阳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译文:寻找春天的时候,必须选择最旺盛、最有生机的季节,而不是等到花朵已经凋谢才去欣赏。 注释:阳春:指春天,这里特指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春天。 赏析: 本诗通过对比“寻春”与“看花”两个场景,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寻找春天,才能体会到春天的真正韵味;而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等到花朵凋零再去欣赏
注释:金缸在五更天时发出明亮的光芒,玉盘上陈列着八种珍奇美味。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五更天时的夜景图,金缸和灯火通明,而玉盘里则陈列着八种珍贵的佳肴美食。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夜宴的繁华盛景,也表达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之情
【注释】别:分别;其五:指第五首。此句言离别容易,会合难,无可奈何。 【赏析】“别易会难”两句写别离之苦,“无可奈”三字则写出对分离的无可奈何。这两句诗以情语出之,直抒胸臆,感情深沉
金铜蟾蜍砚滴铭 舍月窟,伏棐几。为我用,贮清泚。 端溪石,澄心纸。陈玄氏,毛锥子。 微我润泽乌用汝,同列无哗听驱使。 注释:金铜蟾蜍砚滴铭是一块刻有“金铜蟾蜍砚滴铭”文字的砚台铭文。舍月窟,伏棐几,为我用,贮清泚。舍月窟,伏棐几。意思是说,我把蟾蜍砚滴铭放在月亮石窟中,伏在书桌上,为我所用,用来贮存清水。端溪石,澄心纸。陈玄氏,毛锥子。意思是说,端溪石可以用来研磨墨汁,澄清思想。微我润泽乌用汝
宿石头清凉大道场 未能归去宿龙宫。 注释:在石头清凉的大道上,我投宿了,但未能回到龙宫中去。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第三联。诗中“宿石头清凉大道场”一句,意指诗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选择了石头清凉的大道作为住宿之地。而“未能归去宿龙宫”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龙宫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石头和龙宫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铅:指井栏。砌:指井台、井壁。美银光:形容井台、井壁闪闪发光,犹如白银一般。饰井雕葩植:装饰井的栏杆,雕刻着花朵。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井台图景,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首句以“铅砌”形容井台、井壁,用“美银光”来形容井台、井壁闪闪发光,犹如白银一般。次句以“饰井雕葩植”来表现装饰井的栏杆,雕刻着花朵。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注释与赏析: 1. 一朝承凯泽: 一朝,一天;承,承受;凯泽,恩惠。指皇帝的恩泽。 2. 万里荆荒陬: 荆,古地名,今湖北宜都县一带。荒陬,偏远的地方。指遥远的边远地区。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一天天的恩泽普施天下,而边远的荆州地区却依然荒凉。 译文: 一日之内承受皇帝的恩泽, 万水之遥的荆荒之地依然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