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上章
和百苦吟原韵 其十 昧旦 妇子晨兴忆问安,贫家菽水定艰难。 鸣鸡声里空流泪,剩有丝丝鬓发残。 注释:早晨起床时,妇女和孩子都去问候父母的安康。贫穷的家庭,每天的饮食都十分困难,只能喝一些豆汤。听到鸡的叫声,只能默默流泪,因为头发已经稀疏了。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上章创作的《和百苦吟·昧旦》,表达了作者对贫苦生活的感受。通过描述清晨起来问候父母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注释】 百苦吟:即苦吟,指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原韵:即本韵,指同韵部的诗词。炎蒸:炎热。 【赏析】 此诗以苦吟人的心情为线索展开全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首句“炎蒸”二字,既点明了时令,也烘托出诗人身处酷暑之中,但仍然坚持创作的心情。颔联写诗人在烈日炎炎下辛勤劳作的情景。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尾联则是对全诗的升华
解析和赏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刁斗虚张挨号牌”: 描述了夜晚时分,士兵或守卫人员在巡逻时,故意将刁斗(古代夜间的警铃)摇晃以引起注意,并使用号牌来标识自己的位置。 - “儿童徭役也巡街”: 这里的"儿童"指的是未成年的劳力,通常被用来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或是进行体力劳动。"徭役"则是指被征召去服兵役、做劳役的人,他们被派去执行各种劳力工作。"也巡街"意味着这些儿童也在夜晚进行巡逻
【注释】百苦吟:指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所作的《春望》诗。原韵:用本诗的韵脚。 译文:暮笳凄切,黄昏已至,诗人无语凝噎,只能空发怜念;故乡和家乡不知我生死,清明时节还为我买鸡豚。 赏析:这是一首怀乡之作,诗人在昏黑之中听到笳声,想到故乡和家乡不知道自己生死,于是想起清明节家人为自己做菜买肉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深沉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的标题是“和百苦吟原韵 其二十一 枯肠”,意思是为了和百苦吟原韵的二十二,枯肠这首诗而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半豹徒窥壮盛年,肝肠如雪气如烟。 释义:我像一只半豹子一样在观察那壮盛的岁月,我的肝肠如同雪花般纯洁,气息仿佛烟雾缭绕。 注释:半豹子:古代的一种神话生物,只有半个身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虚态度。壮盛年:指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时期。肝肠
和百苦吟原韵 其十五 旱澡 檐溜盛将水半盆,湔除尘垢不嫌浑。 泥涂自喜肝肠洁,夜夜清泉濯梦魂。 注释: ⑴檐溜盛将水半盆:屋檐下的水顺着滴落。 ⑵湔尘垢:清除污垢。 ⑶泥涂:污泥。 译文: 屋檐的水顺着滴落,装满了一盆,清洗掉身上的尘埃污垢却不觉得脏。 污泥中也感到自己的肝脏很洁净,夜晚在清凉的泉水中洗涤着梦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的表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和百苦吟原韵 其十四 负暄 步檐忍冻忆山庄,空有春风道路长。 冰雪久埋憔悴甚,倒扶藜杖试初阳。 注释: 步檐忍冻忆山庄:在屋檐下忍受寒冷,回忆起山中的小屋。 空有春风道路长:虽然春天的风很温柔,但是山路仍然很长,无法到达。 冰雪久埋憔悴甚:长时间的冰封雪冻使得身体疲惫不堪,非常憔悴。 倒扶藜杖试初阳:尝试着扶着藜杖(一种拐杖)去迎接初升的太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冬天景色和诗人内心活动的诗
注释:被束缚住,只能立在雪中栖身于冰上,却非常耐寒,家乡在何处?梦到艰难的时候。平生没有穿上过王乔鞋的鞋子,何必再穿徽纆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首联“絷足立雪栖冰颇耐寒,家山何处梦艰难。”写羁旅之苦。羁旅之人,常常有思归之情。这里说羁旅的人立在雪里、卧在冰上,却能忍受严寒,可见他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和折磨。然而,他心中却十分想念家乡,想得难以入眠。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
【注释】 垢面:指不修饰的面容。 大还:佛学用语,意为成佛。 丹砂(dān shā):即朱砂,古人认为服之可以入火而不伤。 鸠颜:指用丹砂点眉使之颜色鲜明。 重光:重新焕发光彩。 【赏析】 《和百苦吟原韵》是宋代诗人林逋的诗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 首联“癯貌何由得大还,丹砂未转且鸠颜。”意思是说,我的容颜已经衰老,但我并不感到悲伤,因为我有一颗坚强的心。丹砂未转且鸠颜
【注释】 1. 拂面拖肩:形容头发凌乱。鬓已丝:鬓发如丝。2. 短长梳就复支离:指梳头时长短不一,又杂乱不齐。3. 同心绾:比喻夫妻情深意重,如同心结。绾,用线绳把东西拴住或捆扎起来。4. 儿女闺中只自知:指闺阁中的妇女只有自己知道。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女主人公的诗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