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注释:从西方来的白浪打打着旌旗,各国的船只安危都不知道。告诉瞿塘江上的商船,收拾帆篷好趁着顺风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瞿塘峡上看到万斛巨舟,被狂风巨浪打翻的情景。首句“西来白浪打旌旗”,写长江上游的风浪之大;次句“万舶安危总未知”,写长江上游风浪之险恶,不知有多少船只遇难沉没。三、四两句,诗人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这里“贾”指的是船上的人
《己亥杂诗》其一百十八: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首句“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指中国大地因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而焕发生机。次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沉闷局面。最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振兴的殷切期望
诗人瓶水与谟觞,郁怒清深两擅场。 如此高才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唐。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己亥杂诗》中的“诗人”指龚自珍,他以诗人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和社会变革的看法。“瓶水”和“谟觞”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智慧,通过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诗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地位。“郁怒清深”形容诗人内心的愤怒和深沉的情感。“两擅场”表明诗人在文学和思想上都有很高的成就。“高才”表示诗人具有卓越的才能
注释:家中的旧治所我曾经游览过,只有梅村和凤洲我知道。收集整理那些遗闻轶事浩如烟海,东南地区是一片小小的历史记载。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历史的热爱,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之情。通过描绘梅村和凤洲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通过对遗闻轶事的搜集整理,展示了自己对于家乡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己亥杂诗·其一百一十七赏析 探讨龚自珍诗歌艺术与思想内涵 1. 诗词概述 - 创作时期及背景 - 诗词内容解读 2. 诗句解析 - 姬姜古妆不如市 - 赵女轻盈蹑锐屐 3. 关键词注释 - 姬姜古妆与赵女 - 轻盈蹑锐屐象征意义 4. 思想与情感表达 - 对女性美丽新观点 - 对社会现象批判 5. 历史与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 - 促进文化交流 6. 现代意义与影响 - 当代启示 -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一百十五:己亥年是乾隆四十五年,杂诗是作者自编的诗集名。其一百十五指该诗的第15首。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荷衣说艺即指诗人在《清史列传》中对前辈人物的评论。“斗心兵”指用文字与历史进行较量。“前辈”指清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章学诚。“须眉”代指男性。“照座清”,形容章学诚文才横溢,气度不凡。“遗闻”指历史文献。“归一派”
```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注释: 1. 不论盐铁不筹河:这里指的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策和治理黄河的议论和不满。 2. 独倚东南涕泪多:诗人独自站在东南方向,因思念家乡而流泪。 3. 国赋三升民一斗:意思是国家的赋税收入与农民的劳动所得相比,相差甚远。 4. 屠牛那不胜栽禾:意思是连杀一头牛都不如种植几亩庄稼来得重要。 赏析:
注释: 六朝的古色苍茫如黛,梦中横陈在心间。 没有福分去游览秦淮河,只能放船而行赏美景。 想见钟山两位才子,词锋犀利互相较量。 译文: 六朝古色笼罩心头,梦中浮现在眼前。 无福之人不能游览,只能在江边赏景。 想见钟山两位才子,他们才华横溢,相互比拼。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写于他游历南京的时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古都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注释】 己亥杂诗:清朝康熙帝晚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组,共100首。其一百二十一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 荒青无缝种交加,月费牛溲定几车? “荒青无缝”,是说花的种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月费牛溲”,是用牛溲(车前草)的水来浇花,意在说明养花不需太多肥料。 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场师:“场”即菜园子,这里指园艺师傅。“消遣法”是说园艺师傅把养花当作一种消遣方法。 赏析:
``` 己亥杂诗 其一百二十 促柱危弦太觉孤,琴边倦眼眄平芜。 香兰自判前因误,生不当门也被除。 注释: - 促柱危弦太觉孤:弹奏急促的琴声和高亢的音调让音乐显得更加孤独。 - 琴边倦眼眄平芜:在琴旁感到疲倦,眼神落在平坦的草地上。 - 香兰自判前因误:像香兰一样,人们往往因为过去的错误而无法自拔。 - 生不当门也被除:即使出生在富贵之家,也难免会遭受命运的安排而被排除在外。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