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注释:
- 不论盐铁不筹河:这里指的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策和治理黄河的议论和不满。
- 独倚东南涕泪多:诗人独自站在东南方向,因思念家乡而流泪。
- 国赋三升民一斗:意思是国家的赋税收入与农民的劳动所得相比,相差甚远。
- 屠牛那不胜栽禾:意思是连杀一头牛都不如种植几亩庄稼来得重要。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归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忧虑。首句“不论盐铁不筹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策的不满和担忧,他既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也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国家能够有所作为。
第二句“独倚东南涕泪多”,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站在东南方向,泪水纵横,是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更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悲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后一句“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他认为国家的财政状况如此糟糕,以至于连基本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了。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和危机。
这首诗是龚自珍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反思,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强烈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