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荫南
周荫南是清代诗人,字爱棠。 周荫南生于清宜兴,是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科举举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热心于教育事业,曾在霍山书院主文,并担任海州学正。他的教育思想以敦行勖多士为主,强调德行与学问的重要性
清代周荫南《题春亭八兄目送飞鸿图 其二》释义
【解析】 题春亭八兄目送飞鸿图 其二 燕山皖水递遨游,愧我无方亦寡俦。 一曲归鸿听未罢,荻芦风紧使人愁。 注释译文: 燕山、皖水一带的山水风景,我一路漫游赏玩,但感到自己无方、寡俦,没有伴侣相伴。 听到那一声声归雁的鸣叫,我还没听够就已到了目的地,这时一阵急风袭来,使我倍感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名胜时所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旅途的感慨。首句“燕山皖水递遨游”,点出了游览的地点
清代周荫南《题春亭八兄目送飞鸿图 其一》释义
【注释】 八兄:指作者的八个弟弟。目送飞鸿图:即《题春亭观海图》。 悠然:闲适的样子。写意:以笔墨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入丝桐:进入琴瑟。 笼绊何关造化功:难道有什么关系?造化,自然规律。 赏心:心情愉快。有托:有依托、寄托。 尘霾:尘土飞扬。尽处:尽头。 海天:大海和天空。 【赏析】 “悠然写意入丝桐”一句是说,自己闲适地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笼绊何关造化功?”是说
题春亭八兄目送飞鸿图 其一
悠然写意入丝桐,笼绊何关造化功。 此夕赏心知有托,尘霾尽处海天空。
题春亭八兄目送飞鸿图 其二
燕山皖水递遨游,愧我无方亦寡俦。 一曲归鸿听未罢,荻芦风紧使人愁。
周荫南
周荫南是清代诗人,字爱棠。 周荫南生于清宜兴,是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科举举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热心于教育事业,曾在霍山书院主文,并担任海州学正。他的教育思想以敦行勖多士为主,强调德行与学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