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注释】 访:探问。天都:指山名,在今安徽黄山西南。禹穴:指大禹治水时所开山渠,在今河南禹县西北。江潭:即浙江。逢:又作“奉”。 【赏析】 《和仇丽亭 其一》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律诗。此诗首联写去年秋游天都山、今年春访禹穴洞的往返经过;次联以“梦”字为纽带,把前后两事联系起来;三联写与仇人相逢于越王台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用典自然,含蓄深沉。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表明自己游历的频繁;
【注释】萧萧:落叶之声。杂:交错、杂乱。微波:水波。湘中:湖南境内。怨歌:悲凉的歌曲。一十二峰:指衡山的南岳。青曲曲:形容山峰秀丽。绿云:形容山峰如绿云。多处:到处都有。湘娥:湘江女神,这里泛指湘妃。 译文: 秋风扫过湖面上,落叶纷扬,湖水也荡漾起微波。自古以来,在湖南境内,就有哀怨的歌声传出。那群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绿云缭绕,仿佛是湘妃的倩影。她们四处游走,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玉颜黯黯闭苍苔,铜合珠襦冷劫灰。 - "玉颜"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容颜,通常用来形容美女。"黯黯"在这里形容面容苍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苍苔"是一种覆盖在地面上的绿色植物,常绿不凋。这里可能比喻女子脸上的青涩或岁月的痕迹。 - "铜合珠襦"是一种古代女性使用的首饰盒(合子),通常由青铜制成,内装珍珠等装饰品。这里的"铜合"可能象征着古代的奢华和富贵。 -
湖上阻风杂诗 其三 平湖八月浩无津,明月芦花思煞人。 纵使洞庭齐化酒,只宜秋醉不宜春。 注释: - 平湖:指平静的湖水,没有船只通过。 - 浩无津:形容湖水广阔,没有船只通行的地方。 - 明月芦花:形容夜晚月光下,芦苇丛中的花显得格外美丽迷人。 - 思煞人:形容思念之情非常强烈,让人心碎。 - 纵使:即使。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 齐化酒:指洞庭湖畔的美酒,相传味道独特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回答。此题要求赏析,所以重点分析诗句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首先从内容上说,第一句“俄令野屋化千门”是写春天到来时,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把野屋改成了千门
注释: 1. 马氏宫址:指前秦皇帝苻坚的妃子,也就是谢安的妻子。 2. 歌舞盈:指当年在马氏宫中歌舞娱乐的场景。 3. 沈沈别殿台二更:指的是夜晚时分,宫殿内灯火辉煌,歌声婉转。 4. 粉黛齐同首:指当时宫廷中的女眷们一同献歌,场面热闹非凡。 5. 东野新填乐府成:指的是当时有一位名叫东野的人,他刚刚填制了一首乐府诗,名为《东门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也是《三吏三别》中的一首
【注释】 晓山:指庐山。晓山,亦称匡山,在江西星子县城西。唐白居易曾作《题匡山》诗云:“匡山高不高?匡山高不高?”后人因以“匡山”代称庐山。人画幅:指庐山的山水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描绘了一幅幽静绝妙的庐山图卷,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岁昔烟霞意最亲”,意思是说,每年春天来临之际,我都会来到庐山上,看着那如画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
注释: 1.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归思:归乡的思念。暮飞腾:傍晚时飞翔、升腾。破浪乘风病未能:在狂风暴雨中乘着船,因生病未能到达目的地。 2. 若是吴山通地穴:如果吴山能通到地下的洞穴,何须辛苦地奔波到下巴陵呢?下巴陵:地名,这里泛指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湖上阻风杂诗中的第五首。诗人面对湖面,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自己如果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
【注释】 沄沄:水波涌动的样子。朝昏:白天与黑夜。日色如灰:太阳的颜色像灰一样。转眼沈:很快天黑了。紫烟起:紫色的烟雾升起。定知何物在湖心:肯定知道湖中心有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湖上景色的诗。第一句写水面上浮动的水汽随着太阳升降而变幻,天色由明变暗;第二句说太阳落山了,天完全黑了。第三四句是写夕阳西沉时,湖面上空出现了紫色的烟雾。诗人想象这紫色的烟雾是什么,它一定在湖中心的某个地方
【注释】 1.舟中咏怀:作者乘船游览时,感慨自己的志向。 2.桃花新涨:指春天的桃花盛开,满江的桃花映照在清澈的河水里。碧无垠:形容桃花的美景无边无际。 3.梦里渔歌半隔津:指诗人听到渔夫在河上唱着渔歌,却只能在梦中感受到。半隔津:一半被河水隔开,一半被梦境隔开。 4.自笑出门无远志:诗人自语,嘲笑自己出外旅行却没有远大的志向。无远志:没有长远的目标。 5.五湖三亩是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