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1.贪睡:贪睡是诗人对睡觉的比喻,形容自己对读书的渴望。 2.气昏:形容读书时因为专注而忘记了周围环境。 3.无奈:形容自己的无奈之情。 4.才说看书便欲眠:刚刚说到想要读书,就想要睡觉了。 5.分付家童:让家童去做某事。 6.活火:烧得旺的火。 7.莫教断却:不要打断我正在做的事。 8.煮茶烟:煮茶时冒出的烟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沉迷于读书,无法自拔的状态
这首诗的标题是《宿徐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霜台寂寂夜无哗,远近边城动鼓笳。 客路弥漫归思远,绛台银烛谩开花。 注释: 1. 霜台寂寂夜无哗,远近边城动鼓笳。 - 霜台:可能是指一个高耸的建筑物或高地,在古代常被用作观察和警戒之用。 2. 客路弥漫归思远,绛台银烛谩开花。 - 客路:指的是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也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3. 漫开花:表示徒劳无功,白白地浪费了时间。
【注释】 1. 蚤春:早春,初春时节。 2. 弱柳千条拂地垂:形容柳条细长柔弱,轻风吹过,仿佛在地面上轻轻摇曳。 3. 向阳亭馆日迟迟:意思是说太阳慢慢下沉到了亭子和房子的后面。 4. 杏花:一种花卉,花瓣呈杏黄色。 5. 最得春光蚤:意思是说杏花最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因此最先开花。 6. 屋角斜横四五枝:意思是说杏花在房檐下四五个角落上斜着生长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
注释: 1. 黄河舟中:黄河上乘船。 2. 顺风催浪片帆轻:顺风使船的帆鼓起来,好像被风吹得轻轻的一样。 3. 顷刻奔驰十数程:片刻之间就驶过了十多里路。 4. 舵尾炊烟犹未熟:船上的人还在烧着饭,炊烟还没有升起,因为船速太快而来不及了。 5. 船头已见汴梁城:船已经快到了开封城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黄河舟行之景的诗。诗人在黄河上的船只上,顺风行驶,帆鼓如飞,瞬间就驶过十几里路,速度之快
【注释】 霏霏:雨点细小的样子。细逐斜风密又稀:细雨随风,时密时疏。好湿香尘沾柳絮:好让雨水把香尘沾湿。莫教零乱送春归:不要让雨水把春天送走。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暮春小雨的景色。首句写小雨“不沾衣”,表现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二句写“细逐斜风密又稀”,突出了小雨随风飘洒、时密时疏的情态,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四两句写细雨给大地带来的好处,使“香尘”得到滋润,也避免了柳絮被风吹得零乱
【注释】 宋宫:指北宋的皇宫。艮岳:北宋时,宋徽宗建的一座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南开封市西北。 龙楼:宋代宫殿名。彩云:五彩缤纷的云彩。 艮岳:即“景德殿”,是北宋时期为庆祝皇帝登临皇位而修建的一座宫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事已非: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金锁合:指金锁被关闭起来,象征宫廷内的权力斗争。中州:古时中原地区称中州或中原,泛指南方。二龙归
雨中山行 湿云拖雨过前山,远树冥冥烟雾间。 碎石乱流人不渡,晚来惟有一僧还。 注释: 1. 雨中山行:雨中的登山之旅。 2. 湿云拖雨过前山:雨水使周围的云层变得湿润,像是拖曳着雨水一样,经过前面的山峦。 3. 远树冥冥烟雾间:远处的树林在烟雾中隐约可见,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4. 碎石乱流人不渡:因为水流湍急,所以无法渡河。 5. 晚来惟有一僧还:傍晚时,只剩下一个僧人独自归来。 赏析:
山行驻马 【注释】: 沾衣:指雨水打湿了衣衫。 数点雨馀:几滴雨水残留在衣物上。 极目:极尽目力远望。 万重山外山:层层叠叠的群山之外还有无数层山峦。形容群山之高,也暗含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立马平原看秋色,独怜寒菊映衰颜。 立马:骑马站立。 平原:广阔的平地。 秋色: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寒菊:秋天开放的菊花。 衰颜:年老体衰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独自欣赏秋色的景色
【注释】 春寒喜和暖:春天气候寒冷,人们喜欢温暖的气候。 东风消尽山头雪:春风使山上的积雪融化。 和气挽回天下春:温和的风使全国到处都迎来了春天。 笑杀堤边千树柳:笑煞了堤边千棵柳树,它们的柳叶已经舒展开来,在窥看着过往的行人。 【赏析】 这首《咏柳》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名作。诗的前三句写冬去春来时大自然的变化。“春寒喜和暖”一句总揽了全篇,点明题意,即对早春的喜爱。“东风消尽山头雪”
【注释】腊月二十四夜: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句诗中的“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而“二十四夜”则是指这个月的最后一天。 口号:民间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的“口号”是指作者自己创作的诗歌。 金炉银烛:形容室内装饰豪华,气氛喜庆。 春: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气氛。 爆竹声催节候新:爆竹声声,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旧岁的终结。 自笑中年强随俗: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到了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