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注释】 冻迷鸳瓦冷:冻住了,使鸳鸯瓦(即琉璃瓦)都变得冰冷。 花簇凤城春:百花盛开,如同凤城(即京城,长安)春天的景致。 和气成三白:和顺之气凝结成了洁白的雪,象征着丰收年。 欢声洽万人:欢庆的声音传遍了每一个人。 楼台失远近:远山近树,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草木动精神:花草树木都显得生机勃勃。 丰稔何须卜:丰收年景无需占卜。 尧年瑞应频:像尧帝一样的美好年景频繁出现。 【赏析】
【注释】: 一从分袂后,两地各悽然。 一去经年别,相思两地心。 道路千山隔,音书几度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相逢成感慨,欲别更留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清话休辞久,重来又隔年。 言尽意未尽,再见情更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分别时写的赠别词。 “一从分袂后,两地各凄然。” 诗人在分别之际,心情十分沉重,悲从中来。 “一去经年别,相思两地心。” 诗人与友人离别之后
注释: 春寒病中自慰:春天的寒冷使身体生病了,只能安慰自己。 别离惊岁换,老病怯春寒:离别使人吃惊,岁月已经过去,而我却因年老体弱而害怕春天的寒冷。 脱帻拥衾卧,移书就枕看:脱下头巾,抱着被子躺下,拿起书信靠在枕头上看。 暗将归计卜,聊把客怀宽:暗中为自己计划回家的事情,姑且把客居他乡的愁苦心情放宽。 早晚金台路,东风拂绣鞍: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的金台路,春风轻轻吹过,抚摸着我的马鞍。 赏析:
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 注释与赏析: 1. 书卷多情似故人 - 这句话表达的是书籍就像老朋友一样,给予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和陪伴。"多情"形容书籍对读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同一个知心朋友般理解并关心着读者的心情。 2. 晨昏忧乐每相亲 - 这里描绘了书籍带给人的宁静与慰藉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于谦的《石灰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注释: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注释:经历了无数的锤击和凿削才从深深的大山里被开采出来,面对烈火的焚烧也毫不畏惧,就像对待平常的事情一样。 赏析:这句诗通过“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石灰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2.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花雨欲随岩翠落;松风遥傍洞云寒。
君不见孟轲称大贤,道学冠今古。 陶侃惜分阴,乃心忠典午。 当年造就赖慈亲,剪发断机良独苦。 君家阿母贞且贤,与古列女相比肩。 孀居节操凛冰雪,诸孤在膝皆髫年。 谆谆训诲不辍口,愿汝成立报所天。 为言汝家素阀阅,累叶簪组相蝉联。 而翁受命宰百里,奉法循理人共传。 一朝奄弃遗尔辈,我故未忍归重泉。 属纩言犹在吾耳,令我慇勤教诸子。 汝曹力学能有成,尔父虽死犹不死。 言之痛心恐未足,大书日新扁华屋。
昼夜分长短,气候互凉燠。 昼长宜官府,夜短省镫烛。 镫烛民膏脂,燃之非我欲。 无奈更漏长,欲眠还反复。 起坐向灯前,中心如转毂。 或将既往追,或将未来续。 兵民当怀绥,边境宜储蓄。 化何由而行,政何由而肃。 思之有未得,还将旧书读。 职分所当为,一一在心目。 夜分方就枕,展转犹未足。 奴隶不得眠,偶语向厨屋。 为此非好劳,庶以偿俸禄。 自从春昼长,百事免拘束。 冠盖临高堂,咨询尽民俗。
盆池养鱼缶种谷,鱼自悠然谷还绿。 缶中生意亦流通,盆池江湖非局促。 乾坤二气夲无私,高下洪纤均化育。 放鱼入海化为龙,移谷在地收万钟。 龙飞九天雨万国,谷布下土苏群农。 乃知此物有神化,世间大小无不容
朔风怒号不得止,漠漠埃尘涨天起。 入春已是一旬馀,翻觉貂裘薄如纸。 前朝飞雪天上来,间积郊原不盈指。 垄间宿麦正青青,无雨安得勃然起。 圣皇爱民如赤子,诏旨丁宁在人耳。 轻徭薄赋更恤刑,天意云何乃如此。 抚循失政固予罪,窃禄偷安心独愧。 愿移灾咎及余躬,免使苍生受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