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 初游韩吏部门墙,为忘年之友。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 建初与枢密使王守澄有宗人之分,守澄以弟呼之。谈间故多知禁掖事,作《宫词》百篇
鹄,初买山于汉阳高隐,三十犹未成名。大历中,尝应荐历诸府从事,出塞入塞,驰逐风沙。 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云。集一卷,今传
谓,字正言,河内人也。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泛览流观,不屈于权势。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二十四受辟,从戎营、朔十载,亭障间稍立功勋。以将军得罪,流滞蓟门。有以非辜雪之者,累官为礼部侍郎。无几何,出为潭州刺史。 性嗜酒简淡,乐意湖山。工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今有集传于世
季友,河南人。暗诵书万卷,论必引经。家贫卖屐,好事者多携酒就之。其妻柳氏,疾季友穷丑,遣去。来客酆城,洪州刺史李公,一见倾敬,即引佐幕府。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 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当,河东人。大历七年张式榜及第。 当少谙武事,生乱离间,盘马弯弓,抟沙写陈,人曾伏之。时山东有寇,以子弟被召参军。贞元初,为太常博士,仕终果州刺史。与李司马、司空郎中有胶漆之契。多往来嵩、华间,结念方外,颇参禅道,故多松桂之兴,深存不死之志。 词名藉甚,表表凌云。有诗二卷,传于世。同时有郑常,亦鸣诗。集一卷,今行。 尝观建安初,陈琳、阮瑀数子,从戎管书记之任,所得经奇,英气逼人也
八元,睦州桐庐人。少喜为诗,尝于邮亭偶题数语,盖激楚之音也。宗匠严维到驿,见而异之,问八元曰:"尔能从我授格乎"曰:"素所愿也。"少顷遂发,八元已辞亲矣。维大器之,亲为指谕,数岁间,诗赋精绝。 大历六年王溆榜第三人进士。居京既久,床头金尽,归江南,访韦苏州,待赠甚厚。复来都应制科。 贞元中调句容主簿,况薄辞归。时有清江上人善诗,与八元为兄弟之好。初长安慈恩寺浮图,前后名流诗版甚多,八元亦题
朝阳,金陵人。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及第。不待调官,言归省觐。自状元以下,一时名士大夫及诗人李嘉佑、李端、韩翃、钱起等,大会赋诗攀饯。以一布衣,才名如此,人皆羡之。朝阳工诗,在大历诸才子,法度稍弱,字韵清越不减也。有集传世
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调郑县尉。同辈行稍进达,益久不升,郁郁去游燕、赵间,幽州节度刘济辟为从事,未几,又佐邠宁幕府。风流有词藻,与宗人贺相埒,每一篇就,乐工赂求之,被于雅乐,供奉天子。如《征人》、《早行》篇,天下皆施绘画。二十三受策秩,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宪宗雅闻其名,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
洽,酒泉人,黄须美丈夫也。盛时携琴剑来长官,谒当道,气度豪爽。工乐府诗篇,宫女梨园,皆写于声律。玄宗亦知名,尝叹美之。所出入皆王侯贵主之宅,从游与宴,虽骏马苍头如其己有。观服玩之光,令人归欲烧物,怜才乃能如是也。后遭天宝乱离,飘蓬江表。至大历间,年已七十余,龙钟衰老,谈及开元繁盛,流涕无从。往来两京,故侯馆谷空,咸阳一布衣耳。于时文士愿与论交。李端逢之,赠诗云:"声名常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叔向,字遗直,扶风平陵人也。有卓绝之行,登第于大历初,远振嘉名,为文物冠冕。诗法谨严,又非常格。一流才子,多仰飙尘。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五子:常、牟、群、庠、巩,俱能诗,咄咄有跨灶之誉,当时羡之。《艺文志》载《叔向集》七卷,今存诗甚寡,盖零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