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解析】 本诗为五言绝句。第一句写素梅的品格:如铁一般坚硬,蕴涵了阳和的生机。第二句写素梅不依赖春风而自开自盛。第三句写素梅傲岸不群,不与众花争艳。第四句写夜深人静时,踏雪寻访素梅山家的情景。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清新。 注释: ①素梅:未经过人工染色修饰的梅花,亦称“墨梅”。②五十八首:指《题素梅五十八首》诗。③何自:为何,为什么。④高人:高洁的人。⑤潇洒:超脱世俗,洒脱不羁的样子。⑥到:去拜访
素梅五十八首 霜气横空水满川,梅花枝上月娟娟。 却思前载孤山下,半夜吹箫上画船。 注释 - 霜气横空:天空中的冷空气使整个空间都充满了寒意。 - 水满川:河流中装满了水,水位上升。 - 月娟娟:明亮的月光洒在梅花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 却思前载: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或场景。 - 孤山:位于杭州的一座小山,常被用来比喻孤独或寂寞。 - 半夜吹箫上画船:在夜晚,有人吹箫的声音传到船上。 赏析 -
【注释】 五十八首:即《梅花》共五十八首。素梅,即未着色的梅花,因为色白,故称素梅。五十八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时所作,作于大历元年(766)。 天:指中原。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成都期间,当时他身陷贼中,但仍然不忘故国。诗写自己漂泊异乡,怀念故乡的心情。全诗以“素梅”起兴,先写在雪中赏梅的情趣;接着写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诗中用典贴切自然
素梅五十八首 月明海底夜无烟,恰似西湖雪后天。清气逼人禁不得,玉箫吹上大楼船。 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云间古寺陆机宅,草木萧森鹤不来。惟有溪头老梅树,霜花犹是旧时开。 海云初破月团团,独鹤归来夜未阑。一片笙箫湖水上,玉妃无语倚阑干。仙子归来夜未央,瑞香风动翠罗裳。 马迹山前万树梅,千花万花如雪开。满载扬州秋露白,玉箫吹过太湖来。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寒枝独立无人问
素梅五十八首 开遍南枝又北枝,春风于我似相知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开遍南枝又北枝: - 诗句描述梅花在春天里不仅在南方生长,也在北方开放。 - 这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特性。 - “开遍”意味着梅花遍布各处,不受地域限制。 2. 春风于我似相知: - 这里的“春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似相知”表达了春风对梅花的特别关照和爱护。 - 春风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素梅五十八首 潇洒山林惯雪霜, 不同桃李竞芬芳。 何缘作得春风梦? 一夜吹香到玉堂。 诗句释义与翻译: - “潇洒山林惯雪霜”:描述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自在与熟悉,仿佛已经习惯了雪霜的洗礼。 - “不同桃李竞芬芳”:强调自己与其他花木的不同,不与桃李争艳,而是保持自身的芬芳。 - “何缘作得春风梦?”: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但难以实现愿望的疑问和遗憾。 - “一夜吹香到玉堂。”
【注释】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意思是: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溪谷解冻,可江南的冬天还迟迟未化,我只好在漫长的长夜里吟咏诗歌。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意思是:让我把这首诗告诉中朝的人吧!但谁又能理解我呢?这是江南的第一枝梅花。 赏析: 《素梅五十八首》是南宋诗人赵蕃的作品,共58首,作于嘉泰三年(1203)。赵蕃字昌父,号老圃,自号平乐令居士、信安府平远县人
素梅五十八首 月明湖畔赏横枝,爱看玉堂诸学士 1. 诗一 月明曾过西湖路,爱看横枝当水斜。 释义:在明亮的月光下我曾走过西湖的路,喜爱看着横斜的枝条映在水面上。 2. 诗二 试问玉堂诸学士,几时清梦到山家? 释义:我询问那些在玉堂中的学士们,你们什么时候能带着清梦来到我的山家中呢? 3. 诗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冕在西湖边散步的景象
霜花浮影月娟娟,春色无痕上画船。 转首西湖风景异,不知谁识老逋仙?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素梅五十八首”的意境描述: - 王冕通过描绘梅花在月光下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 “霜花浮影月娟娟”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梅花,其霜白色的花瓣仿佛是月光的倒影。 - “春色无痕上画船”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虽短暂而难以留住,如同船上的水彩画一般易逝。 2. 对王冕个人品质的反映:
【注释】 玛瑙:宝石名,指湖。 棹:船桨。 西湖:杭州的别称。 压水:把梅压在水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玛瑙坡前之春为背景,写西湖之景,并借西湖中之梅花来表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玛瑙坡前春未来”,描写了玛瑙坡前之春色尚未到来,而西湖中的一树梅花已经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到新奇而美丽。 次句“几番空棹酒船回”是说诗人多次乘着酒舟回到玛瑙坡前观赏西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