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
【注释】: - 新从刘太尉,结束向并州:刚刚随从太尉刘去太原。 - 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骑着青色马,戴着红色的头巾。 - 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出了潼关,遇到了将军和军官,下山时有士兵持戈矛相随。 - 匣闭黄云冷,山传画角秋:关上的匣子(指军用装备)关闭了,黄云(指秋天的景色)也变得寒冷了,山上传来了画角的声音。 - 剑锋将破虏,函道罢登楼:我的剑即将能打败敌人,但我已经不想再上楼了。
苦热 暑气发炎州,焦烟远未收。 啸风兼炽焰,挥汗讶成流。 鹳鹊投林尽,龟鱼拥石稠。 漱泉齐饮酎,衣葛剧兼裘。 长簟贪欹枕,轻巾懒挂头。 招商如有曲,一为取新秋。 注释: 1. 炎州:炎热的州郡。 2. 焦烟:烟雾焦灼。 3. 啸风:呼风唤雨或吹风。 4. 炽焰:猛烈燃烧的火焰。 5. 鹳鹊:指鸟类鹳和鹊。 6. 龟鱼:指乌龟和鱼。 7. 漱泉:洗泉水。 8. 酒:酒。 9. 葛:一种植物。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 羽衣重素几,珠网俨轻埃。 石自蓬山得,泉经太液来。 柳丝遮绿浪,花粉落青苔。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 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 注释: 1. 香殿留遗影:香殿曾经留下过影子,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2. 春朝玉户开:春天的早晨,门(玉户)被打开迎接阳光。 3. 羽衣重素几:白色的羽毛制成的衣服覆盖着简单的几案。 4. 珠网俨轻埃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 - “今日”:指当天。 - “山晴后”:表示晴朗的天气。 - “残蝉”:未完全落尽的蝉。 - “菊发时”: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秋天。 2. 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 “登楼”:登上高楼。 - “见秋色”:看到了秋天的颜色或景象。 - “相思”:思念某人或某事的情感。 -
【注释】 共爱:共同喜爱;芳菲:花朵的芬芳。此树中:在这棵古寺花树上。千跗万萼:指众多花朵。裹枝红:包裹住树枝的花瓣呈现出红色。迟迟:迟迟疑疑,犹豫的样子。欲去犹回望:想离开却又回头看。覆地无人满寺风:整个寺庙都被花香所覆盖,没有一个人能闻到这股香气。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开始,描绘了一座古寺花树的美丽景色。诗中“芳菲”二字,既点出花之芳香,又暗示了花之艳丽,将古寺花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松下雪:在松树之下的雪。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雪没有随着晴空而消失,而是独自堆积在深深的松树之中。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夕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雪面上,使得这一片雪显得更加幽静、冷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雪覆盖松林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将松树下的积雪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不随晴野尽”表达了雪并没有随着天气晴朗而消失,而是在深深的松树中堆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大致了解,如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要先翻译全诗。然后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远寺钟(注释):远寺的钟声。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注释):远远地传来寺院中钟声悠扬而深沉。那声音因风的吹动而更加清朗而响亮,传得又更远了。杳,深远的样子。杳杳,深远貌。 中宵独听之
【解析】 “唐昌公主院看花”是全诗的首句,点明题意。“遗殿空长闭”,意思是说,曾经有人居住过的宫殿现在空荡荡地长久关闭着。“乘鸾”是指唐昌公主,“自不回”是指唐昌公主已经去世了。“至今荒草上,寥落旧花开”的意思是说,虽然荒草已长满了宫殿的周围,但是依然可以看见曾经开过的花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答案】 唐昌公主院看花 (一作《春游》); 注释: ①唐昌公主
【注释】 伏余:指秋天。西景移:太阳向西移动,天将黑了。青芜:青草。蝉鸣:蝉在树上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的诗。全诗三句话,前两句写景,末一句抒情。首句点明时间,是黄昏时分;二句写环境,是风雨交加的天气;三句写所见所闻,是燕子拂着青草,蝉儿在红叶上鸣叫。这几句诗,把秋天的特征描绘得非常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注释】 白雪:指《白雪歌》,为古琴曲。高吟:指弹琴时的声音很高,有如雪落之声。青霄:高空。遐(xiá)旷:遥远。宫徵: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式,这里代指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赋乐以谢李魏公的情事。诗中通过“白雪高吟际”,写出了李魏公对诗人的高深莫测;“青霄远望中”,写出了李魏公对诗人的赏识与器重;“谁言路遐旷”,写出了李魏公对诗人的期待和激励。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