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珖
陈元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斋,号次英。他生于同治戊辰年(1868)的七月三十日,卒于光绪丁酉年(1887),是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忠孝里的一位廪膳生。 陈元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学识。他的诗句充满了对国家大义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流露,既有对先贤的追忆,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复塾庠旧制于数千年,百代文昌》等诗作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清代陈元珖《挽张百熙联》释义
【注释】 挽张百熙联:挽张百熙的诗。张百熙,清末教育家,1865年生,字小楼。光绪年间任工部右侍郎。 复塾庠旧制于数千年:恢复学校制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塾、庠、序,古代学校的三种类型。这里指的是学校。 百代文昌:经过几百年,科举时代的文官们都是杰出的人才。文昌,指科举时代的文官。 追踪孝友,奚止试蜀试粤试齐徵盛事:追溯孝和友道的先例,难道只限于四川、广东两省吗?齐,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境
仁斋,原名陈元珖,清代诗人
陈元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斋,号次英。他生于同治戊辰年(1868)的七月三十日,卒于光绪丁酉年(1887),是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忠孝里的一位廪膳生。 陈元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学识。他的诗句充满了对国家大义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流露,既有对先贤的追忆,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复塾庠旧制于数千年,百代文昌》等诗作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陈元珖
陈元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仁斋,号次英。他生于同治戊辰年(1868)的七月三十日,卒于光绪丁酉年(1887),是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忠孝里的一位廪膳生。 陈元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学识。他的诗句充满了对国家大义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流露,既有对先贤的追忆,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复塾庠旧制于数千年,百代文昌》等诗作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