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涓涓水咽众山泉,隐隐雷惊二月天。 注释:涓涓水流声在众多山泉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听到泉水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隐隐的雷声让整个二月的天空都震动了起来。 赏析: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涓涓的流水和雷声都是大自然中的细微之处,但却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受。而二月的天空被雷声惊醒,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共喜春工能应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以下是对该诗逐句解释: 1. 注释与赏析: - 纷纷到底不如休,空把闲心见便留: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纷杂世事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纷纷到底不如休"指的是世间的纷争和烦恼终究是无法停止,不如放下。"空把闲心见便留"则是说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要选择留下来思考和品味。 - 昨日白消行处去,今朝绿遍定谁揉: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诗句释义】 十年朝马望前程,晚作琳宫物外人。 彻骨清风真有韵,醉心常德本来淳。 新栽松菊开三径,旧检方书备六陈。 不是诗翁形美颂,丹青难写自由身。 【译文】 十年来我如朝中的骏马般奋力向前冲刺,希望在前方找到自己的前途。但最终,我像那些被遗弃的宫殿里的宝物一样,成为了外物之人。 那种穿透心扉的清风具有独特的韵律,让我沉醉其中,仿佛回到了那充满自然和纯真的常德。
注释: 归自钱塘伏 归自钱塘,指诗人归家后的心情。钱塘,今浙江杭州,当时为吴越国都城。归自钱塘,意味着诗人回到家乡后心情沉重,如同钱塘江潮水般汹涌澎湃。 吴山陈迹已飞埃,投老还惊病眼开。 吴山上的陈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尘埃覆盖。诗人感到时光荏苒,自己已年迈,不禁惊觉自己的双眼也开始出现疾病的症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衰老无奈的感受。 似泛灵槎海边去,却因华表鹤归来。
诗句: - 久闻秘术独超群,肯向青囊学景纯。 - 解使山川如在掌,须知祸福不由人。 - 论功合附天仙籍,底事犹随客路尘。 - 满眼峰峦应有待,何妨裁剪出精神。 译文: - 长久以来,听说你掌握了一种独特的秘术,远超常人,难道愿意向我学习景纯先生那样的青囊秘法吗? - 你能够轻易地让山川地貌展现在你的眼前,就像手掌一样,但要知道祸福并不由人决定。 - 你的才能应该与天仙并列
伯 休论莫莫与休休,老眼逢春且暂留。 未必馀寒更能久,只因残蕊易为揉。 译文:不要说什么草木荣枯、岁月流逝,我虽然年岁已高,但看到春天的景色,还是暂时驻足欣赏。也许春天的余寒并不会持续太久,而只是那凋零的花枝容易被人采摘揉捏。 注释:莫莫:草木荣枯、岁月流逝;馀寒:指春季的寒冷天气;残蕊:即花枝,指凋零的花枝;揉:采摘、揉捏。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能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 - 注释:这里描述了作者通过开窗望见的江山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秀气”一词通常用于形容自然之美或才情之高。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接触这些美景来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愿望。同时,“开窗得新意”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创新和变化的积极态度。 第二句:“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 注释
避 无功卫鹤偶乘轩,虐暑从谁解倒悬。顿觉御风凌绝境,似逢调瑟认华年。回光已幸参东壁,裂地何须得酒泉。自惜抑扬非瓦砾,倦途终愧失陶甄。 译文: 我本无意功名却偶然登上高轩,酷热难耐又有何人能解救我的苦难?忽然之间感受到御风而行的畅快,仿佛遇到了知音,感叹岁月如歌。回头再看东边的日影已经偏斜,何必一定要在边地建城来求取?只恨自己不能像陶潜一样悠然自得,只是感慨人生路途漫长,最终难免一无所获。 赏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避:避开,这里指诗人避开了某种情境或环境。 2. 十轮杨恽旧轩轩:比喻诗人的才华如日中天。 3. 四壁相如似磬悬:比喻诗人才思敏捷,文章如磬声般清脆悦耳。 4. 岂谓投怀忘晚节:意在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节操。 5. 每容佳处共流年:意为在美好的环境中,与友人共度时光,度过美好时光。 6. 笑谈璀璨风生坐:形容诗人在谈话中光芒四射,气氛热烈。 7.
题张约之长春阁 江山信美亦人同,寒暑随时兴易穷。 寓意果能超物境,养花长欲占春风。 何须户外屦常满,自乐尊中酒不空。 可笑道人犹有恨,一番红尽一番红。 注释: 1. 江山信美亦人同:江山如此美好,人也应当如此欣赏。 2. 寒暑随时兴易穷:寒暑交替,季节更替,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3. 寓意果能超物境:寓意深远,能够超越物质的境界。 4. 养花长欲占春风:常常想养些花儿以占据春天的风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