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复
怀鹤江客燕邸 春林尚记晚香中,短棹频呼野渡东。 别泪吴亭斜夜月,旅琴燕市渺秋蓬。 谁传兵外加餐字,醉恼霜前过枕鸿。 容易风尘销肮脏,侯门少为布衣通。 【注释】: 1. 怀鹤江客:指寄居在鹤江的客子。 2. 燕邸:古代诸侯、王侯居住的地方。 3. 短棹(zhào):短小的船桨。 4. 吴亭:泛指水边亭台。 5. 寒砧:捣衣声。 6. 餐字:借指书信、家信。 7. 秋蓬:即蓬草,随风飘荡。 8.
注释: 兴发伤头白,蹉跎恧问年。 强能骄杖履,未敢失林泉。 里社虚军垒,人烟瘦郭田。 但令吾意适,百感莫纷然。 译文: 我因头发变白而感到悲伤,岁月蹉跎让人惭愧地询问自己年龄。 我虽然有强横的能力,但我不敢失去自然的山水。 村庄的集会已经空虚,人烟稀少的城外农田更加瘦弱。 只要我能随心所欲,即使有一百种感受我也不会感到困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云中时所作
《戊申除夜》 扰扰今何夕,天涯习俗同。 发稀霜后草,身逐夜来鸿。 日赩山云外,潮昏海气东。 那知联榻地,亦有佛灯红。 注释: 今日是除夕的夜晚,这是怎样的时刻呢? 我们虽身处天涯,但习俗相同。 我的发丝如霜后的野草,稀疏而枯黄; 我的身影追随夜来的飞鸿,飘荡不定。 夕阳照耀着远山之外的云彩, 潮水在东边模糊地弥漫。 谁知道,在这同一片土地上, 也有人家在点燃灯火,迎接新年。 赏析:
滕王阁二首 其一 千帆烟火章门市,远水低衔雉堞浮。 高阁一登穷战日,宜人多在晚山秋。 栋云帘雨飞红叶,估唱渔歌起白鸥。 吴楚茫茫烟树外,沧桑依旧此江州。 注释: - 章门市:指汉代的章陵县市,这里代指滕王阁所在的地点。 - 远水低衔:远处的水波轻轻拍打着岸边。 - 高阁:指滕王阁。 - 穷战日:形容战争结束的日子。 - 宜人: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 - 栋云:指建筑物上的云雾。 - 帘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曰归未遂经时改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如愿返回家乡的无奈和遗憾。“曰归”指的是回家,“未遂”意味着未能实现,“经时”则表示长时间,“改”则可能是指改变计划或环境。 2. 问尔何为更向南 - 诗人询问陆孝山(使君)为什么会选择向南行进,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或任务。这里的“何为”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而“更向南”则表明了方向或目的地的改变。 3. 急浪长风如可借 -
南华道上口号二首其一 山上溪连山下田,午烟村店接朝烟。 回冈复涧多疑误,背后山头忽在前。 【注释】 “南华道”指从杭州到南华山的山路。“口号”:这里指在南华山上所唱的歌谣。“南华”:山名。“山上溪连山下田”,是说南华山上的溪水与山下的田地相接。“午烟村店接朝烟”,意思是中午时分的炊烟和傍晚时分的炊烟相连,可见村落中人家之多,也暗示出诗人在山中的行走。“回冈复涧多疑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给朋友陈尧夫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重刺寒滩访旧船,踏莎犹记菊篱偏。 - "重刺寒滩"指的是再次到寒冷的水边去拜访老朋友,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或目的。"访旧船"是指寻找过去的船只,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联系旧时的朋友。"踏莎"指在沙地上行走。"菊篱偏"是指菊花旁的篱笆。 2. 窗遥林散经时雨,厨冷禽窥过午烟。 - "窗遥"意指窗外的景色遥远。"林散"指树林中散落的雨滴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南雄与陆孝山使君分别时所作。 凌江南去是羊城,崖石溪云路几程。 日暮橹柔迎宿鹭,峡中山好逼啼莺。 东风冷换征衣急,春草愁连客鬓生。 真为荔枝红胜玉,饕夫踪迹易纷更。 【赏析】: 这是诗人在离开南雄前与陆孝山使君的赠别之作。首联点出离别的地点是羊城(广州)和南雄。羊城即广州,是当时南方的著名港口城市。第二联描绘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日暮时分,船行至一处江边
滕王阁二首 其二 秋色苍茫归雁急,客心摇落大江横。 断碑无复三唐物,曲槛多屯百粤兵。 衰草衡门高士里,西山返照落霞城。 思乡易作登临赋,急浪长风日夜鸣。 注释: 1. 秋色苍茫:秋天的景色显得辽阔苍茫。 2. 归雁:指南飞的大雁。 3. 客心摇落:诗人内心感到凄凉和失落。 4. 三唐物:指唐代的文物、遗迹。 5. 曲槛:弯曲的门框。 6. 百粤兵:指岭南地区的军队。 7. 衡门:指简陋的房屋。
《南华道上口号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通复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 轻云旋合忽旋开,好鸟依人去复回。 - 译文: - 轻云飘动,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散开;好鸟依偎着人,离去后又返回。 - 注释: - “旋”:此处形容轻云快速而自然地聚合与消散。 - “好鸟”:指自由飞翔或栖息于林间的鸟儿。 - “依人”:依恋人类,比喻依赖、亲近。 - “去复回”:表示鸟儿时而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