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夏日的倦圃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不见中林使 - 注释:中林使,指书信中的使者或邮差。 - 赏析:诗人通过“不见”二字,传达了他与朋友失去联系的失落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通信方式的依赖。 第二句:炎飙月再过 - 注释:炎飙,热风;月再过,意味着月亮再次经过。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
陆氏西源山舍 兴披蓁莽入,曲坞倚嵯峨。 树黑山魈遁,天青峭壁孤。 出林钟磬少,摇槛麦葵多。 一瞬成今昔,雍门意若何。 译文: 我兴高采烈地走进茂密的草丛,曲折的山谷依傍着险峻的山峰。 树木浓密,山魈(一种山中的妖怪)无处可逃,天空湛蓝,陡峭的山峰孤立无援。 走出树林,听到远处的钟声和磬音较少,而摇动栏杆时,可以看到许多麦葵花盛开。 一瞬间,我看到了今天和昨天的不同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松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小磴容深坐,苔连醉客茵。 晚风松落子,晴日草浮春。 石逼孤支屋,桥危侧过人。 回看双屐路,又见落花新。 注释: 1. 小磴:小路或小台阶的意思。这里指山间的小道。 2. 容深坐: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形容地势较为平坦。 3. 醉客茵:醉汉躺在地上的痕迹,形象地描绘出山路的曲折和险峻。 4. 晚风松落子:傍晚时分,风吹过松林
仲书由大梁之云中二首其一 布帆夜发 匆匆报我情 布帆连夜发,报我太匆匆。老觉情难别,贫看泪不同。岸花迎短棹,江柳作长风。莫过侯嬴里,荒凉汴水东。 注释:夜晚乘坐的小船迅速出发,急忙地告诉我要离去的情况。虽然年老,但情感难以割舍,看着贫穷的生活,泪水也有所不同。河岸上的花朵迎接着小船,江边的柳树吹起了长风。不要经过侯嬴的地方,那里的河水在荒凉的大坝东边流淌。 赏析
【注释】 1.《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江湖”指代诗人的仕途道路,即官场生活。 3.日月老垂钓,用典自陶潜诗:“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4.“黑发还初服”,意谓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5
仲书由大梁之云中二首 其二 皂帽因人重,青樽待主宽。 路逢南客好,暑到北天寒。 诗卷骄征橐,乡心熟钓竿。 秋风上双鬓,知尔渡桑干。 注释: 1. 皂帽因人重:形容因为身份高贵,所以帽子(皂)也显得尊贵。 2. 青樽待主宽:指主人宽厚,用青酒(一种饮料)招待自己。 3. 路逢南客好:遇到南方来的客人很高兴。 4. 暑到北天寒:夏天的酷热到了北方却变得寒冷起来。 5. 诗卷骄征橐
诗句释义及译文- 双林不合生古柏,交柯横扫经台石。 - “双林”指佛教中修行的场所,不适宜生长古树。“交柯”形容两棵树交错生长,形象地描绘了古柏的挺拔和坚韧。“横扫经台石”意味着古柏的生长势不可挡,仿佛在挑战着那些高耸入云的石壁。 - 伊谁手植自何年,拔险亭亭势千尺。 - “伊谁”是疑问词,这里指的是谁的手笔或是哪位高人。“手植”表明这棵古柏是人为栽种的。“拔险亭亭”形容这棵古柏高耸入云
【注释】《同周青士项东井徐敬可过倦圃五首录二用少陵重游何氏山林韵时公备兵云中 其一》:这是一首写边塞风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关心和祝福。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云中戍守的时候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边塞风光图。 第一句“旧识穿林径”,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地方,穿过树林间的小径。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当前所处的位置。 第二句“重寻故壁书”,诗人又来到了曾经读过书的地方
寒食 怀归春欲尽,忽忽又清明。 柳暗游人路,花深带甲城。 江帆宁我待,石濑几时平。 何物禁愁得,林莺啭晚晴。 注释: 寒食:即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四。 怀归春欲尽,忽忽又清明:意思是说春天快要结束,但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的清明节。 柳暗游人路,花深带甲城:意思是说柳树茂盛,行人稀少;花开满了城墙,仿佛是战争过后的景象。 江帆宁我待,石濑几时平:意思是说江上没有风,我等着看潮汐涨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述了送还天然和尚还丹霞的经历。下面逐句解读: 1. 出山又见还山日(“出山”指的是离开丹霞山) 译文:再次下山时见到了返回山中的日子。 关键词:出山、还山、山中日子 2. 两地千江一月身(形容时间的短暂和距离的遥远) 译文:两地相隔如同千里之河,而身体感受却是一个月的时间。 关键词:两处、千里、月身、时间感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