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注释】 陟:登高。浅犹:指涉水渡江。杖:指手杖。谁云:谁说。佛有神:佛具有神奇的力量。乃知:才知道。杯渡者:泛指摆渡的人。热瞒人:形容摆渡过江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碌。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涉水过江的人要拄着手杖才能上船,但又有谁说佛具有神奇的力量呢?只有那些摆渡的人才会知道,他们忙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才懂得了佛的真正神奇之处。 诗人以“过水罗汉图”为题,借佛渡众生的传说故事
《题四贤像·魏处士》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1. 诗句: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 译文:曾经规劝王太尉,也讽刺了寇莱公。 注释:箴,规劝。王太尉即名臣王旦,寇莱公为寇准。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双重角色,既要规劝他人,又要讽刺对手,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机智。 2. 诗句: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译文:无缘无故地出现两个丞相,我惭愧于一个山中老人。
【注释】 1. 四梦:即《南柯记》中描述的“大槐安国”和“酒楼遇侠”。 2. 梦:梦境。 3. 推枕:起身。 4. 荣华:富贵。 5. 隔生:过去、已经过了,形容时间久远。 【赏析】 《题四梦图 黄粱》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虚幻世界的感慨与批判,也抒发了人生无常,荣华富贵终将一空的悲哀。 诗的前两句写梦中的惊觉。诗人以“偶然”两字起笔,点明自己是在“偶然”之间进入梦境的
【注释】 ①隐衣:即“褐衣”,贫士之服。先自著:自己穿着。 ②舂具:春米用的器具。 ③鸿:这里指陈孺人丈夫的字,是古代对女子配偶的一种敬称。节:操行。 ④鸿妻节更高:意谓陈孺人的丈夫操行更高,其妻子也比丈夫操行更高。 【赏析】 此诗为赠别之作,以隐衣、舂具起兴,写贫士与陈孺人之夫的交往。诗人首先赞美了陈孺人家道殷实,生活富足;接着赞颂了陈孺人丈夫高洁的操行
【注释】度朔:指岁除,旧历新年之始。酆都:古地名,今重庆市丰都县,为传说中阴曹地府所在地。傩(nuó):古代方相氏的装束。驱傩:古代以歌舞百戏驱逐疫鬼的仪式。顽:愚。愈:病愈。瞥然:形容疾速。 译文:度朔山远在天边还看不到,酆都狱地甚宽无边际。驱傩人用歌舞来驱赶,愚顽之人却依然不去。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古代民间的送神活动,诗人通过这一活动表达了对人间疾苦和人生苦难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度朔山尤远
【注释】 坚白相非是:坚,指“坚石”,比喻高洁;白,指“白玉”,比喻虚华。相非是谓二者不能等同。高虚目送雄:眼目远望,目送远方的雄姿。高虚,指山峦。目送,目不转睛地看。雄,指雄鹰。 远公差解事:远公,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这里指陶渊明。差解事,指陶渊明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孔老各牢笼,孔子、老子各有他们的一套思想体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前两句写高士的清高自守
【注释】 异世犹相惎:异世界仍然互相嫉妒。惎同“恨”,嫉妒。 同时必见攻:同时之间一定会受到别人的攻击。 区区一枝笔,悔惜与文通:区区一支笔,后悔和文通一起共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四梦图》中自比于杜牧、李商隐等诗人,而以文通(即文士之通)为伍,表达了一种不甘寂寞、不愿平庸的豪情壮志。 首句“异世犹相惎”,意思是尽管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但内心依然相互嫉妒。这里的“惎”是嫉妒的意思
【注释】 冻合千门闭:形容大雪封门。传呼一市惊:大街上人们纷纷叫嚷着,说有大雪压塌了城门。辇毂(nian gǔ)未知名:辇毂即皇帝的车驾,没有听说是谁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雪景的诗。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大雪封门的图画,并从百姓的反应中表达了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全诗简洁明快,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注释: 钱子不是神仙,种郎也不是隐士。 先生关上门在睡觉,弟子下山来拜师。 赏析: 陈希夷,即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高僧和思想家。这首诗是作者对陈抟的赞美之词,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崇敬之情。 首句“钱子非仙者”,意在表明钱钟书并非真正的神仙,而是凡人。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将钱钟书的形象与神仙相对比,突出了他的平凡和真实。 次句“种郎岂隐哉”,则是在强调种郎并不是真正的隐士
注释: 1. 吟共僧同社:吟诗的人和僧人共同参加社集。 2. 居分鹤伴间:住在与仙鹤相伴的地方。 3. 魂归应太息:魂归应该叹息。 4. 亭榭遍孤山:亭台楼阁遍布在孤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林逋的《题四贤像》。诗人以“吟共僧同社”、“住与鹤伴间”等词,描绘出一幅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画面;以“魂归应太息”一句,抒发了自己对尘世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亭榭遍孤山”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