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plain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一 新制银杯兴亦豪,判将荣辱付陶陶。 春风观树轩前酒,不醉元都观里桃。 ``` 注释解析: - 新制银杯兴亦豪:指诗人因获得新的银质酒杯而感到兴奋和自豪。"新制"表明这是一件新鲜事物,"银杯"是饮酒的器具,通常与宴饮、享乐联系在一起,"兴亦豪"则表达了作者因得到这样的物品而感到心情愉快和精神振奋。 - 判将荣辱付陶陶
【注释】 杨君谦:即李白的友人,字君山。唐玄宗天宝初年曾为太子少傅,后因遭权臣排挤,被贬谪至南荒,晚年归隐于蜀中。致政:辞官。赋子虚:用《列子·汤问》中的“子虚乌有”故事,指代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深山:指隐居的地方。长谷:山间幽静的地方。安居:安身立命之地。读书已足:意思是已经足够了。功名事:指做官的事情。未读书:指还没有读过的书。 【赏析】 李白这首诗是写给杨君山的
注释:春司的官署已经可以清闲无事了,但我仍然担忧自己会因为劳累而生病。身在早朝的霜马之上,我想起了吴山的残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官的官署中的生活状态。尽管他已经清闲无事,但他仍然担心自己会因为劳累而生病。他身在早朝的霜马之上,思念着远方的吴山。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忧虑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二 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 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注释: - 都门祖帐:指朝廷的饯行席。 - 百花飞:形容场面热闹,众多花朵在空中飘舞。 - 多见龙钟赋《式微》:指许多老年人在赋诗中表达对年老体衰的感慨。 - 较取柳条千万折:比喻努力争取。 - 不曾送一少年归:表示没有机会为年轻人送行或庆祝。 - 《式微》
【注释】 1.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闻知杨君谦辞官,作诗以表示对他的敬慕。 2. 其十:第10首。 3. 不与少年宜:不比年轻人合适。 4. 天恩:朝廷的恩典。 5. 领得:得到。 6. 较迟:比较晚。 7. 忙要:急忙要。 8. 著书:写文章。 9. 补世:弥补时世,指有补于世道。 10. 君王:指皇帝。 11. 会有诏行时:会有机会颁布诏书。 【赏析】
【注释】杨君谦:指杨炎。致政:退休。了官:当官。黑头亲:指高官显贵的亲戚。 【赏析】这是一首咏杨炎的诗,赞扬他功成名就之后不恋权力,主动辞官归乡。诗人以“异于人”突出杨炎与众不同的气节;以“染指初头便乞身”说明他一开始就看透了功名利禄,不愿为官作宦,这两句诗都表现出诗人对杨炎的崇敬之情。后两句是说杨炎虽然已经离开了朝廷,但是他的高官厚禄和显赫地位仍然可以维持,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得到庇荫
江南微雨杏花春,一个渔舟载病身。 莫信归来示无用,钓竿斜日弄丝纶。 注释:在江南微雨的春季,杏花开放着,一个渔舟载着生病的人。不要相信回家是没用的,钓鱼人斜着太阳摆弄着鱼竿。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君谦的羡慕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江南春天的场景,杏花盛开,微雨纷飞,渔舟载着生病的人。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杨君谦的敬佩和羡慕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碧山勾引步如飞,少日知闲古亦稀。 只有冯良年颇似,又非曾恼督邮归。 注释:在碧绿的山色中漫步,步伐轻快如同风一样自由自在。年轻时就懂得如何享受闲暇,古代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如此境界。他虽然与冯良年有些相似,但并不像他那样被官场困扰或烦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君谦致政生活的赞美和羡慕。他通过描绘碧山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轻松步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秋空归鹤楚云高,白晰青山白苎袍。 多少玉堂金马客,待抽身得已霜毛。 注释:秋天的天空中,归去的鹤飞向了高高的楚地云霄,穿着白晰的青布衣裳。有多少曾经在朝廷做官的贵人,现在想要脱身,但已经白发苍苍,如同冬天的霜雪一样。 赏析:此诗为作者对友人杨君谦致仕归隐生活的羡慕和赞美之作。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秋天的天空中,归去的鹤飞向了高高的楚地云霄,而诗人也穿着朴素的白衣,独自行走在青山之间
注释:文章的写作如同大家,万变风云笔有权。要想找到大山中的小历史,东华香土断无可能。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杨君谦致政赋《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健羡》的七绝之一,表达了对杨君谦高洁品格和深厚友情的赞美之情。全诗以咏史的形式抒发了对友人杨君谦高尚品质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