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 诸生。 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 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 书法苏、米,兼能绘事。 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 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于家。 有《眉公全集》。 生卒年
集灵篇 · 五八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谴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集灵篇 · 五七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集灵篇 · 五六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集灵篇 · 五五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集灵篇 · 五四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集灵篇 · 五三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集灵篇 · 五二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不可谓宽大。
集灵篇 · 五一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集灵篇 · 五十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集灵篇 · 四九
伶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很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