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 诸生。 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 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 书法苏、米,兼能绘事。 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 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于家。 有《眉公全集》。 生卒年
集醒篇 · 三六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集醒篇 · 三五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集醒篇 · 三四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集醒篇 · 三三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集醒篇 · 三二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集醒篇 · 三一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集醒篇 · 三十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集醒篇 · 二九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集醒篇 · 二八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集醒篇 · 二七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