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寄齐州同官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注释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一曲:形容音乐或舞蹈的美妙动听。 - 舞霓裳:在月光下起舞,衣带飘扬,如同天上的霓裳羽衣。 - 花前:在花园或花坛旁边。 - 白玉觞:用白玉制成的酒杯,象征尊贵和纯净。 - 七桥:指杭州西湖边著名的七座桥梁,如断桥、白堤等。 - 今夜: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夜晚
注释:新茶在种下时就得到了灵地的庇护,采摘的时候春光明媚没有听到打雷声。京城里的人万里迢迢争先恐后地送到这里来,我应当亲自为你们开启这珍贵的茶叶。 赏析:这首诗以新茶为题,赞美了新茶的珍贵和采摘者的辛勤付出。种茶之地得日月之灵,摘茶之时春光明媚,没有打雷的声音,表现出新茶生长环境的优越。京城的人们万里迢迢将新茶送到诗人面前,诗人应亲自为这些珍贵的茶叶打开
【注释】 旬休日:十日休假的休息日。 仁王寺:古寺庙名,位于长安城南。 杂花飞尽绿阴成:指春末夏初,百花凋谢,柳树成荫,景色宜人。 随分:随意、随便的意思。 笙歌: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奏。樽酒:酒杯。 闲行:散步。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在旬休日游览仁王寺时的即兴之作。首两句写仁王寺春末夏初的美景:到处是落花,绿荫浓密;处处有黄鹂百啭,鸟声悠扬。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景物,更蕴含着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诗句释义】: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其三 黄蜀葵花在收完宿雨后开放了,紫桑椹熟了并发出新禽的鸣叫。 观赏花朵玩弄水面并非无所事事,但仍然要比那些纷纷别有用心的人强一些。 【译文】: 黄蜀葵花在收完雨后开放了,紫桑葚成熟时发出了新鸟的鸣声。观赏花朵玩弄水面并非无所事事,但仍然要比那些纷纷别有所用心的人好一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雨后的自然景色,通过观察和思考,诗人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诗句原文: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 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注释解释: - 鲍山:此处提到的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鲍山”,位于今江西省南丰县一带。 - 青:描述鲍山上的景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明:形容眼睛因为看到鲍山而变得更加明亮。 - 矛戟:这里比喻人的心性如同锋利的矛和戟,可能暗示着人心的复杂与矛盾。 - 叔牙城:古代地名,位于现今河北省境内,传说中为叔牙所建
【注解】 高邮:古县名,今属江苏省。襄阳:汉昭君故里,在今湖北省。一川:指长江。高邮、襄阳皆在江南一带,风月清美。山简:指西晋山涛,字巨源(《世说新语.雅量》)。画鹢舟:鹢为水鸟名,形似鹅,故亦称画鹢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释义:在群山之中,山峦重叠。我在此隐居,但远离家乡实在难以忍受啊! 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释义:不要问我的家人在哪里,抬头向东方望去就能看到新罗
“北园会客不饮”出自宋朝文学家曾巩的《北园会客不饮》。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原文: 北园会客不饮酒, 画桥南北水西东。 高下花枝绿间红。 𣨼得春风人尽醉, 独醒谁似白头翁? 2. 译文注释: - 北园会客不饮酒:在北园举行的聚会上,客人都不喝酒。 - 画桥南北水西东:描述的是桥的横跨、水的流动以及花朵的争艳。 - 高下花枝绿间红:描绘了不同高度上的花枝,绿叶与红花交错其中。 -
【注释】 候月:等待月亮。已知:已经知道。星好:指星星的明亮。雨,雨水。卜年方喜梦维鱼:意思是说在这一年里,能够梦见鱼。卜年,占卜年岁。方喜,正是高兴的时候。维鱼,见“鱼我所欲也”。《庄子·外物》:“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呣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鱼,这里比喻为“大瓠”。从今拨置庭中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这是一首描写西湖风光,抒发作者闲适心情的七言绝句。第一联是说,雨过天晴后的环波亭,满眼春色让人心旷神怡。第二联是说,在城头眺望西湖,湖面上的荷花竞相开放,一片片荷花仿佛无数朵新花,令人赏心悦目。第三联是说,在环波亭上坐定欣赏着西湖的美景,直到天色昏黄才离开此地。最后一句“坐到城头泊暝鸦”,是点明题旨的名句。 【答案】 (其一) 雨霁风恬画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