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后江边的景色和月光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 第一句“雨暗苍江晚未晴”,描述了雨后的江面被昏暗的雨幕笼罩,天色到傍晚时还未放晴,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 - 第二句“井梧翻叶动秋声”,描绘了井边梧桐树上的叶子因为雨水而翻转,发出沙沙的响声
注释:我口占绝句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随春风上下狂。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东山窈窕娘的一首情歌。诗人以委婉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东山窈窕娘与襄王之间的情感纠葛。诗中的“寄语”、“恼”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窈窕娘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禅心”这一意象,将其与“沾泥絮”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这里的“禅心”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临平道中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译文: 风中蒲草随风摇曳,轻轻作响,想要停立的蜻蜓却无法自由。五月时节,来到临平山下的小路,看到满滩的荷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1. 风蒲猎猎弄轻柔 - 风中的蒲草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2. 欲立蜻蜓不自由 - 蜻蜓在风中飞舞,但想要停下来却无法实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自由受限的情绪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道潜,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剃度为僧。 内外典无所不读,能文章,尤喜诗。 初与秦观友好,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住在智果精舍中。 遇到苏轼,在坐赋诗,挥笔而就。 苏轼甚爱之,认为他的诗句清绝,与林逋不相上下。 此后二人交往甚笃,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 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道潜本名昙潜,苏轼改为今名。 苏轼遭贬谪居黄州后,道潜不远千里相从,居留一年多时间,后复回於潜西菩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