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清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仲子,自称三在道人。 生于顺治七年(西元一六五〇年)生。 父张习孔官至侍郎。 心斋少年能文,与冒辟疆、孔云亭、陈迦陵等名士有诗文往来,言论诙谐,观点精辟,处世潇洒,交友不拘,姑苏孝廉张为泉曰:「老子化胡,潮子化吾;我心斋兄,自化化人,自娱娱人。 」心斋不喜八股文,苦读不第,后补官,仅至翰林院孔目。 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〇七年),卒。 心斋著作等身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七
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矣。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六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读生书,不若温旧业。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五
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境顺。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四
无益之施舍,莫过于斋僧;无益之诗文,莫甚于祝寿。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三
不独诵其诗读其书,是尚友古人;即观其字画,亦是尚友古人处。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二
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一
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幽梦影 · 卷二 · 十九
孩提之童,一无所知。目不能辨美恶,耳不能判清浊,鼻不能别香臭。至若味之甘苦,则不第知之,且能取之弃之。告子以甘食、悦色为性,殆指此类耳
幽梦影 · 卷二 · 十八
玩月之法,皎洁则仰观,朦胧则宜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