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乱山合处响沈沈,古洞千年海样深。 独卧篮舆初梦觉,时闻脚底老龙吟。 注释: 1. 乱山合处:乱石堆积的地方。 2. 古洞:古老的洞穴。 3. 海样深:形容非常深邃。 4. 独卧篮舆:独自躺在篮子里休息。 5. 初梦觉:刚刚醒来。 6. 时闻脚底:时不时地听到。 7. 老龙吟:形容声音深沉悠长。 8.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陕西地区旅行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
【注释】 (1)吴南屏:即明代诗人、画家吴宽。 (2)毛西垣:指毛奇龄,字初成,号西垣,浙江萧山人。明末诗人。 (3)即墨:县名,治所在今山东平度西南。 (4)长歌:古诗的一种体式。 (5)尔思:你的思念。 (6)眼明:视力好。 (7)大雅: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等称为“大雅”。 (8)睹此奇:见到这奇特的诗篇。 (9)木落千山初瘦削:树叶凋落,山峰显得更加瘦削;形容秋季景色。
【注释】 入陜西境六绝句 其四:这是杜甫在长安作的诗,共五首,这里选第四首。“陕”是古郡名,今属西安一带;“王贡”指王维;“应刘”指谢灵运。 忽忆老筠吾匹俦,汨罗江上苦吟秋:忽然想起了我的老朋友老杜衡,我俩一起在汨罗江边苦苦地吟咏秋天。 未成嘉会方王贡,便恐才名驾应刘:还没有结成好友(即结伴游赏、切磋诗文),我担心才名超过了王维,而应刘则是指谢灵运,怕他们来与我争名。 【赏析】
破晓七盘山上望,回看蜀国万峰环。 英雄割据终何有,陵谷沧桑事等闲。 注释解释: - 破晓:天刚亮的时候。七盘山:指秦岭的北坡上的一个著名山峰,位于陕西省境内。 - 望:观看。蜀国:古代中国以四川为中心形成的国家,这里借代指四川地区。 - 割据:指各地方势力争夺统治权的局面。何有:有什么意义。 - 陵谷:指地形变化,比喻世事变迁。沧桑:世事的变化。 赏析:
【注】李义山:即李商隐。邈(miǎo)绵:遥远的样子。奥缓:深藏、含蓄。 这首诗是说,远处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发出悠长的声响;光线透过薄云,显得格外晶莹明亮。诗人想到友人涪翁已离去,自己却无法理解他的心意,不禁感到惆怅。 赏析: 首句“渺绵出声响”,写声音从远处传来。“渺”形容声音之远,“绵”形容声音之长。第二句“奥缓生光莹”,描写光线透过云层时,显得特别晶莹
读吴南屏送毛西垣之即墨长歌即题其集 其二 注释: 1. 人闲肮脏一毛生,与子交期如弟兄:意为你我闲暇之际,就像一根微不足道的头发一样,彼此相处如同兄弟。 2. 忽出国门骑瘦马,去看东海掣长鲸:意为突然离开国门,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去观看东海上的大鱼。 3. 放歌一吊田横岛,酾酒还临乐毅城:意为放开歌喉哀悼田横岛,斟酒面对乐毅城。 4. 并入先生诗句里,干戈离别古今情
【注释】: 入陝西境六绝句 其五:这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流寓秦州时写的一组七言诗中的第五首。诗中通过描写诗人自己亲身经历的往事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江流日夜走荆襄”一句,点出当时战乱频仍、国家危困的社会背景。“陇蜀由来四战场”一句,概括了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和西北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环境的历史现实。“故垒无人谈往事”一句写昔日战场,如今却荒凉冷落
【注释】 森森:茂密貌,形容竹子挺拔。凤尾:凤凰尾巴,此处比喻竹干。抽:抽出,生长。孙枝:指竹的分枝。翠筱(xiǎo)稠:浓密。老干:老竹干,这里指高大的竹子。凌霄:高到云霄,形容高远。曲江:指唐代诗人李白曾居曲江一带。忆遨头:回忆起当年漫游江边的情景。 【译文】 茂密的竹林中,一根根竹子笔直地生长着,就像凤凰的尾巴一样。地上满是嫩绿的小竹子,显得非常密集。高高的竹子已经长到云霄之上了
送唐镜海先生九首 其六 泰岱高云不可攀,曾兴霖雨在人闲。 如今老去神功敛,祇就君王乞放还。 注释 1. 泰岱: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以峻峭著称。 2. 高云:形容泰山的云雾缭绕,难以攀登。 3. 曾兴:过去兴盛,指过去的繁荣时期。 4. 霖雨:长时间的降雨,常被用来象征恩泽或润物无声的恩惠。 5. 人闲:人们闲暇,无忙碌之事。 6. 老去:年纪增长,体力或能力下降。 7. 神功
诗句释义与译文:六年高卧大江隈,万里蒲轮驿吏催。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远离尘嚣的大江之滨过着隐居生活,而远方的驿路上,驿吏的催促声不断传来,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和使命的紧迫。这里的“蒲轮”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车子,而“催”则表达了时间的压力和对责任的期待。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外部压力,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