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
《咏春雪寄族人治书思澄诗》是一首描绘江上春雪美景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歌,表达了何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可怜江上雪:表达了诗人对江上飘落的雪花的怜惜之情,雪白如玉,轻盈飘洒。 2. 回风起复灭:描述了回风吹动下雪的情景,雪花随风起舞后又渐渐消失,给人一种空灵、变幻无常的感觉。 3. 本欲映梅花:原本希望雪花能够像梅花一样绽放
【注释】 暧暧高楼暮——暖暖的高楼傍晚时分。暧暧,明亮、温暖的样子。 华烛帐前明——华丽的蜡烛在帐前照耀着。华烛,精美的蜡烛。 罗帏雀钗影——用罗织成的帷幔上,有像雀儿一样的装饰的钗子的影子。 宝瑟凤雏声——宝瑟发出的声音如凤凰般悦耳动听。宝瑟,珍贵的琴,这里指琴声。 夜花枝上发——夜晚开放的花朵,在树枝上散发出香气。 新月雾中生——新月从烟雾中升起。月,月亮,这里指新月。
【解析】 此诗为题咏歌舞伎的诗,写歌妓舞姿之美和歌妓与听客之间的感情交流。 第一句“管清罗荐合”,是说用清幽雅洁的丝弦伴奏,以合奏的方式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管清即指丝弦,罗荐就是丝弦,合则是用丝弦伴奏,合则表示用乐器来伴奏。 第二句“弦惊雪袖迟”,是说丝弦的声响把歌女白净的袖子都惊动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丝弦的响声比作是雪袖被惊醒。雪袖,洁白而柔软的衣袖;迟,缓慢、迟缓。
《望新月示同羁诗》 【注释】 1. 初宿长淮上:第一次过夜在长淮边。 2. 破镜出云明:月亮像破碎的镜子从云中射出光芒明亮。 3. 今夕千馀里:今天晚上相隔千里。 4. 双蛾映水生:眉毛像两把蛾子在水中映出。 5. 的与沙静:水面和沙石都显得很平静。 6. 滟滟逐波轻:波浪轻轻拍打着,波光闪闪。 7. 望乡皆下泪,非我独伤情:看到故乡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我自己也感伤不已。 【赏析】
【注释】 1. 凝阶:台阶。 2. 拂树:扫着树木。 3. 萧散:形容洁白、晶莹。 4. 复:再次,又。 5. 卷纨质:卷起的白绢质地。 6. 施粉人:涂抹胭脂的女子。 7. 微风起:轻风起时。 8. 玉尘:美玉上的粉尘。 【赏析】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是一首咏雪之诗。作者在这首诗里描绘了雪的美丽、清纯,以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影响。 首联“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
【注释】 凄凄:形容日暮时景色凄凉。萧关、马邑:地名,在今宁夏、内蒙古一带。 【译文】 傍晚时分,天已渐黑,亲人和宾客都伫立不动。 出征的将士拔剑而起,而那些儿女则拉着他的衣服哭喊着要他回去。 候骑(侦察兵)从萧关出发,而追兵正奔赴马邑。 暂且横行天下去吧,谁还能说裹尸(装进棺材)再入土呢? 【赏析】 此诗写征人与亲人分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二句写日暮时分分别的情形
注释: 1. 如圭信非玷:意为像圭一样诚信的人,不会玷污(比喻人的品质高尚)。 2. 学月但为轮:意为学习月亮的形态,只是模仿它的轮转。 3. 机杼蘼芜妾:意为织机上的梭子就像女子一样,是她的伴侣,也是她的情人。 4. 裁缝箧笥人:意为裁缝的针线在箱子里,如同人一般存在。 5. 摇风入素手:形容风轻轻地吹拂着女子白皙的手。 6. 占曲掩朱唇:意为唱歌时嘴唇遮住了红润的嘴唇
【注释】 登楼:登上高楼。 望远:眺望远方。 白衣:指归途的人。 白衣犹远远:白衣人尚且在远处。 言是稍知非:说他已经稍微懂得是非了。 宝瑟:古乐器,弦乐器。 鸣机:织布的机关,即纺织机。 重扉:两扇以上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高望归之作。首句“登楼欲望远”,直抒胸臆,点出登楼的原因。次句“遥遥见白衣”写遥望所见,表现诗人伫立楼上凝思的神情。第三句“白衣犹远远”承上意转下
【注释】 野夕:傍晚。 孙郎擢:指东汉班固的表兄、著名文学家扬雄,他的《长杨赋》中有“孙先生擢”一句,后以“孙擢”为词人自喻。擢:提拔。 高树荫楼密:高大的树荫遮蔽着楼阁。 细草绿成被:绿草如茵,像被子一样覆盖着大地。 黄鹂隐叶飞:黄莺儿躲藏在树叶里鸣叫。 蛱蝶萦空戏:彩蝶在花间飞舞。 阴岑:幽暗的小山。 自尔悦:因此感到高兴。 寂寥予罕寄:寂静中很少有寄托之处。 相如:指司马相如
【注释】 车中见新林:在车上看见树林,形容繁茂。 新林:指新种的树苗或新植的林木。 分别甚盛:分别时场面很盛大。 金谷宾游盛:晋朝石崇在金谷山建别墅,招集文人雅士游宴作诗饮酒。 青门:古都城东面城门,以竹木为门,色青。因称京城为青门。 冠盖多:车马众多。 下阪:走下山坡。 鸣珂:玉制的车饰,这里代指车。 麦气:麦子的味道,借指春天的气息。 张罗:张开罗网捕捉猎物的意思。 赏析: